关注过劳死不能限于精英群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3:46 现代快报 | |||||||||
拥有5亿资产的温商南民成为精英群体“过劳死”的最新个例。1月24日的《东方早报》详细披露了南民积劳成疾,年仅37岁就英年早逝的详情,报道中形容南民生前经常的工作状态是“一边是快餐,一边打手机,一边接电话”。报道还链接了近来精英群体过劳死的案例,其中包括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画家陈逸飞等知名人物,“精英群体过劳现象亟待引起重视”是这组报道发出的呼吁。
每当企业家、知识分子、艺术家等精英群体有人英年早逝,总会激起媒体一波反思“精英阶层过劳现象”的热潮。舆论关注精英群体过劳现象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媒体是不是就应该把关注“过劳死”的目光全部投注在精英群体身上呢?除了精英群体之外,“过劳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于出租车司机、普通教师、外来民工、甚至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上,他们的“过劳死”乃至生活状态,媒体有没有俯下身去关注呢? 一位农民,他或许为了给孩子凑足学费终年劳累;一位外来务工者,他或许为了能在家乡盖个房子在城市里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一位置身于三尺讲台的普通教师,他或许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而带病坚持上课……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他们也会像精英群体一样积劳成疾乃至英年早逝,但他们没有那么有名、没有足以吸引媒体眼光的要素,所以,他们的去世,在媒体上最多只是一条小小的社会新闻甚至根本就是无声无息。精英群体的过劳死,以及媒体的大规模报道,往往会推动社会对精英群体“定期体检”等行为干预升级,但“过劳死”现象的舆论关怀,很多时候却会把外来工、农民这些社会基层群体遗忘,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舆论心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层群体比精英群体更需要舆论对他们的生存现状进行关注。 媒体的报道往往会推动制度的完善,会促进一个群体的保障机制建立。记得前段时间《现代快报》曾连续报道了南京两名出租车司机“过劳死”的案例。报道在闪现媒体草根情怀的同时,还直接促使管理部门着手建立出租车司机强制定期体检制度。关注基层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为他们的权益鼓与呼,这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媒体应有的表现。 在关注精英群体“过劳”的同时,请更多关注那些同样“过劳”的基层群体,这应该是一个社会、一家媒体的良知所在。(古今江苏职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