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规划破题之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9:53 上海国资 | |||||||||
《上海国资》记者 唐志勇 “在编制过程中,国资系统上下能够就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就将来发展方向,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系统地编制地方国资系统五年调整和发展专项规划,对于上海,乃至全国来说都是第
率先破题 “实际上,早在2005年8月,这份规划就已基本完成,并于8月29日报送至上海市‘十一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王晓元介绍。 而在当时,国内大部分省市的规划编制工作才刚刚启动。此后,陆续还有不少省市的兄弟单位来上海取经。 国资规划的编制任务是在2004年年底下达的,此前,上海市国资委就一直有编制一份类似五年工作计划的打算。当时的考虑是,无论从明晰国资系统工作思路出发,还是从明确国资国企调整、改革和发展方向来看,上海都需要也应该有这样一份相对完善和系统的前瞻性指导文件。而规划编制任务的下达恰与上海国资委的打算不谋而合。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内容被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其大背景就是我国国资管理理念的突破和国资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 “而上海市国资委的成立一方面使得国资规划的编制有了一个载体,另一方面从其职能定位来说,也有必要做出这样一个统一的计划安排。”王晓元指出。 “规划的规划” 编制国资调整和发展的专项规划,对上海市国资委来说是第一次,对于国资控股集团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话题。 “大家都没有经验。集团以前也作规划,但那是产业规划,主要内容可以归结到销售要增长多少、利润要增长多少等几个数据方面来。国资专项规划肯定和产业规划不一样,但是究竟该怎么做、内容侧重于哪些方面,当时大家心里都没谱。”王晓元坦言。 起草小组由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副主任王晓元直接领导,办公室就设在上海国资委的规划处。起草小组共有15人,成员除了上海市国资委的同志外,还有其他委办的人员,此外还从监管的集团抽调了4名精兵强将充实队伍。 “2005年年初,我们初步明确定了规划应该怎么去做,也就是说,完成了‘规划的规划’。”王晓元介绍说。 一方面,上海市国资委加强了与市“十一五”规划有关部门的沟通,制定了国资专项规划编制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另一方面组织了28次产业集团和投资公司的调研活动,形成了指导集团规划编制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的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内部研讨,上海市国资委还拟定了支撑规划的10项重点研究课题,后来归并为5项:《上海国资调整与发展的战略环境与总体思路研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推进方式研究》、《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的研究》、《国资基础管理工作研究》、《关于进一步减轻国有企业暂养人员政策性历史负担的研究》。正是这5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专项规划》的基调,构成了《专项规划》的“血肉”。 例如,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推进方式研究》中重点分析和设计了国企改革的5条路径。其中,对于“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这一路径的分析,就集中体现在《专项规划》中“加快中小企业改制”的小节中;而其他关于混合经济生态、集中资源建设好战略实施载体、资产证券化、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等4条路径的内容,虽然在规划中未单独成篇,但其精华在规划的不同章节均有反映。 五个结合 确定了“规划的规划”之后,国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又面临着如何操作等执行层面的问题。 2005年3月16日,上海市国资系统召开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大会,50多家出资监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规划部门负责人与会,编制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我们这个规划一定要编制成既符合上海经济发展整体要求,又符合国资国企改革特点,又有利于企业做实做强的‘大’规划、‘真’规划、‘好’规划。”凌宝亨主任在会上就规划制订提出了要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意把握了上下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内外结合、与全市‘十一五’规划相结合等五个结合。”王晓元指出。 点面结合的含义是,对于全市规划来说,国资专项规划是一个点,对于专项规划来说,企业集团的规划是一个点,国资专项规划一定要符合全市规划、企业规划一定要符合国资规划,同时国资规划也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企业规划要凸显自己的亮点。 正因为如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起草小组力争把握上下结合的原则。无论是在调研环节还是在具体起草阶段,起草小组都极为重视与出资监管集团、其他规划制定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此外,国资专项规划仅仅是全市规划的内容之一,全市规划制定的是整个上海市经济和社会在“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基调,国资规划自然要与其合拍。因此,与全市“十一五”规划结合,与整个上海市发展的步调相吻合,成为了起草小组在工作中时刻注意的原则。 至于远近结合,是指尽管做的是五年规划,但是在战略上设想上不仅要看到5年,还要想到10年20年,同时战术上的目标重点是要抓住今年、把握明年、保证第三年。这也是上海市国资委领导对起草小组提出的要求之一。 内外结合则更好理解,作规划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领导、专家、职工群众三结合的方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据事后统计,规划编制过程中前后组织了56次调研和讨论,“而且层次不一,有集团董事长参加的,有企业规划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有市里面其他制定公共政策的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参加的,有高校学者和专家参与的。”王晓元介绍说。 “过五关” “规划做出来相等不易,从调研到起草、形成初稿、组织专家研讨、提交委内业务部门内审、国资委两委领导班子审阅、提交上海市国有资产规划投资委员会审议、最终上报市里,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踏实。”王晓元在感慨之余,将当时的一件件工作历历道来。 早在编制工作启动之初,各出资单位都成立了专门的起草小组,由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四次召开了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公司和建设企业等28家集团公司董事长座谈会,研讨集团“十一五”总体发展思路;此后,在编制过程中,起草小组加强与集团部门负责人的联系,组织召开了28次重点产业集团规划部门负责人座谈会,重点研讨集团贯彻落实“两个优先发展”、国资战略和深化企业自身改革等重点内容;此外,还梳理了“十一五”期间国企3000万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359个,总计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同时,就科技创新和国资调整退出及人员安置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在统计汇总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分析;同时再汇总五项研究课题的成果,才形成了规划初稿。 初稿出台后,又进入了重点研讨和反复修改阶段,真的可谓是“过五关”。先是召开由上海市发改委、经委、复旦大学、社科院有关专家参与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修改后再征求国资委内部14个处室的意见,提出的42条意见中采纳了28条;此后,向国资委两委领导班子汇报工作,根据领导意见再度修改;然后,组织召开了第七次规划投资委员会进行审议,在获得充分肯定之余,就规划内容和文字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最后才将国资专项规划上报市里相关领导审阅,并就部分内容作了调整。 “在我看来,规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编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资系统上下能够就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就将来发展方向,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收获。”回首这一年多的规划编制工作,王晓元感触道。 国资“十一五”规划编制背景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三中全会陆续提出了国资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包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国有资产监管的专司机构,以代表国家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2003年3月2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8月,上海市国资委成立,是第一家成立的省级国资监管机构。接下去的两年间,31个省市区的国资委陆续组建完毕,市(地)级国资监管机构的组建工作也全面铺开,初步构建起中央、省、市三级国资监管体制框架。 这恰恰是国资专项规划得以推出的必要前提。以上海为例,尽管1993年上海就成立了国资办,但是对于国资国企的监督管理并没有如今这样的话语权。当时上海的国企大都分属于不同的委、办、局归口管理。自然,国企发展的五年规划(以前都称为“五年计划”)的编制任务,实际上也被分解到由各个委、办、局负责,更谈不上一个统一的国资调整发展规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