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人口红利消失不全是坏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1日 10:56 中国经营报

  作者:傅勇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最近,很多观察家忧心忡忡地指出,随着十年之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经济赖以增长的一个因素——人口红利将消失,中国人的好日子将难以为继。考虑到我国人口规模之巨,这种担心显然不乏真知灼见。可是,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充分就业、高消费和社会保障有力的经济,那么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也可能会加快这些目标的实现,而不是相反。

  一国在生育高峰过后,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会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这种有利的人口结构为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被称为“人口红利”。中国已经享受人口红利多年,1982年~2000年间,人口红利对GDP增长的贡献比率高达26.8%。而中国人口结构的根本性逆转将发生2015年前后,届时,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10%。

  与西方国家的经历不同,中国人还必须在工业化完成之前面临“未富先老”的尴尬。按照流行的观点,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其一,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其二,降低储蓄率,影响到中国的资本形成,进而降低经济增长;其三,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保障带来巨大挑战。

  然而,故事还有另外一面。人口红利的消失也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实现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长的契机;而且,有意思的是,稍加剖析就能发现,上述流行的观点与另外一些同样流行的观点有颇多的矛盾之处。

  首先,人口红利的消失有利于充分就业时代的真正到来。现在,一听说人口红利将要消失,好像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会立刻紧缺一样。而实际上,农村还有超过2亿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老龄化的到来将加速这一工业化的必经阶段。更要紧的问题是,低劳动力成本只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条件,甚至是一个并不那么重要的条件。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人口就是世界第一,为什么经济不增长呢?现在非洲的劳动力仍比中国便宜,为什么经济长期停滞呢?显然,

中国经济的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所构建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巨大的市场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不仅仅是人口红利。

  其次,人口红利的消失将振奋消费的引擎功能。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社会中进行“正储蓄”的劳动人口下降,而“负储蓄”的老年人增加。因而,整个社会总的储蓄率将下降。也就是说,中国持续多年的高储蓄率将下降。这固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为高储蓄率对目前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是,高储蓄的背后却是低消费:一个家庭的收入只能是由这两个此消彼长的部分构成。我们要变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为消费推动的经济,储蓄率的下降也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人口红利的消失将有利于这种转变。

  最后,老龄化迫使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从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向完全个人积累制度过渡;为了支撑这个过渡,需要把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新的保障体系,从而提高当前保障基金的缴费水平。政策模拟表明,到2020年,比起现行的现收现付制并把农村人口排除在外的体制,养老保障体制的这种转变,将使社会养老负担率下降大约19个百分点。这无疑为政策变迁提供了激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