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春运告诉我们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1日 09:13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王晓欣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春运”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铁路满了,公路满了,就连不少航班也开始满了。中国特有的“春运”高潮问题,成了让全世界惊愕的“世界奇观”。

  “春运”:特有的国情

  从1954年开始,中国特有的名词“春运”开始出现,近几年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5年“春运”全国有19亿多人次完成了东西南北大流动。在“春运”期间,全国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8.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7%;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76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台商包机为2005年的民航“春运”绘上了浓墨重彩。大陆和台湾各6家航空公司在1月29日至2月20日期间共执行48班往返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至台北、高雄的台商包机,共运送台商10770人次。

  2006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旅客客运量约为18.5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主要省市水路旅客运输量约为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两岸春节包机从20日启动。

  中国的“春运”,在如此短的时间,有如此规模的人员流动,运力和运量的严重不匹配,供需矛盾巨大,这种现象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每年的圣诞节前后,也存在从大城市到各地的人员流动,但程度远小于我国的“春运”。而西方的圣诞流动是多向性、相对均衡的流动。流动的均衡性大大减轻了对整个交通线路的压力,不会出现我国“春运”的紧张情况。西方发达国家私车拥有量大,他们的流动主要在

高速公路上,有时会出现堵车,但线路的选择性比较大。

  今年“春运”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节前客流集中。由于今年春节,按照公历日期比去年提前了11天,因此,节前学生流、探亲流、务工流将出现高度重叠,三股流在节前同一个时段要碰头,客流压力明显加大。二是货运需求仍然居高不下,特别是煤炭、粮食、化肥和节日的商品运输需求比较集中,铁路运能在这一段时间就更为紧张。为解决“春运”难题,铁路部门共安排直通临客301对,同比增加59对,增长24%,从能力安排看,临客开行总量和增幅都是历年来最大的。为了有效地应对正常的客流、高峰的客流和突发的客流,铁路部门继续采用三套临客的梯次开行方案,分别应对正常、高峰和突发客流。

  实际上,我国铁路货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已居世界第一,

铁道部也为“春运”费尽心机,但大量努力带来的效果都被逐年增加的客流量冲抵了。每年“春运”,重点地区的铁路局停开管内的短途列车,增开中长途客车,繁忙干线停开大量货车,增开临时客车。此举使铁路损失运输收入,企业和货主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害,还是难以解决客运能力缺乏问题。

  “一票难求”的背后

  每年“春运”,一方面是农民工等群体对售票点望眼欲穿,却“一票难求”;另一方面却是猖狂叫卖票源与监管斗智斗勇的“满街黄牛”。尽管政府部门加大打击“票贩子”的力度,车票虽然比往年好买,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票难求”的局面。

  火车车价已上浮15%至20%,价格杠杆的“削峰填谷”作用为什么微不足道?主要是“春运”需求刚性过强,导致了车票市场供求之间的强烈反差,一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向发达城市集中,“春运”主流是民工流,他们不会因为车价上浮而减少,反而会越来越汹涌;二是学生流越来越庞大。特别是高考扩招,导致学生异地流动人数不断增加;三是探亲流不断膨胀。经济的发展,增加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外漂”职业人也要归乡过春节;四是旅客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过节已成气候,特别是南方地区,老百姓时兴借春节大假到北方看冰灯、赏雪景、玩冰雪运动。回家过年是中国最大的民俗,每到年底大多数人是必然要进行流动的,“必然要流动”本身就表明没有多少选择空间,老百姓不会因为票价涨了就不流动了。

  而另外的原因是铁路客票基本票价,仅为公路的1/3或1/4,上调幅度远低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幅度,也低于其他运输行业客票的价格,大学生还享受半价优惠。

  “一票难求”反映的是供需矛盾,也是资源配置问题。按理说,调整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是市场,而铁路在深化投融资活动的市场化改革中则遭遇了尴尬,说到底是铁路至今拒绝市场化。如果铁路管理运营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不解决,引入外资、民营资本根本谈不上。“一票难求”的现象,印证了一个道理:只有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春运”背后隐藏的问题

  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员大规模的迁徙、流动,与铁路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之间形成了矛盾。专家认为,铁路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是造成“春运”难题的主要原因。中国交通建设存在结构问题,近几年,公路处于超常规发展之中。中国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变成高速公路大国,现在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但是铁路发展就没这么快了。我国现有铁路占世界铁路总里程6%,却要完成世界铁路24%的工作量。造成这样结果主要是修建铁路筹资比公路难一些,缺乏灵活性。实际上,每公里的修建费用,公路还要高于铁路,但是,由于公路投资地方积极性很高,筹资渠道比较灵活,所以发展迅速。而这些优势,是铁路不具备的。

  隐藏在“春运”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资源配置、户口壁垒等一系列因素。我国农村拥有大量素质较低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虽然在理论上可以称为经济资源,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事实上由于本地不能提供太多合适的就业岗位,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只能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那些没有走出家门、在家里又挣不到钱的农民更是长期处于贫困边缘,成为社会危机的隐患。此外,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也导致了这种人口流动,比如安徽民工,如果在合肥和杭州相同的工作可以赚到相同的钱,那何必再跑到杭州去呢?

  要解决“春运”等一系列问题就要让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对于外来人口,当地政府要欢迎,不能限制,更不能歧视。人口流入,四海来归,一方面表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好,经济发展快,政府效率高,在地区竞争中走在前列;另一方面,也是调节本地劳动力供求、抑制当地工资成本上升、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保障。

  “春运”并非交通运输业的常规,更不是一项不可改变的制度,而是在现行制度安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就“春运”谈“春运”,“春运”问题不可能缓解。因此,必须解决“春运”中深层次问题,这样才能使“春运”这个名词成为历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