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监管不力让复原乳难验正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22:16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朱力 北京报道

  按照国务院24号文件规定,2005年10月15日前生产但未标注“复原乳”的奶制品允许销售至2006年1月15日。1月16日之后,由奶粉复原加工成的液态奶即“复原乳”都需要在包装袋上明示。

  然而大限已至,乳品企业落实复原乳标注的行动却相当迟缓。

  复原乳标志形单影只

  杭州味全公司是全国首个“吃螃蟹”的乳业品牌。因为杭州味全目前在国内尚无奶源基地,生产原料均为进口奶粉,接到国务院通知以后立即停止,该公司2005年10月15日之后生产的优酸乳系列产品包装上都加贴了“复原乳”标志。但是,尽管现场的销售人员不遗余力地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看到“复原乳”标签后,多数本来打算购买味全优酸乳的消费者都选择了放弃。

  作为国内率先标注复原乳的企业,遭到如此冷遇,味全北京分公司销售负责人姚应生言语间颇有些尴尬。“近期销售情况下滑得很厉害。”姚应生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对复原乳的认知度还不高,许多消费者对复原乳的理解存在误区,以为复原乳跟不久前的回炉奶有联系”,姚应生表示。

  旺旺集团是记者在调查中得知的第二家标注复原乳的企业。“复原奶同样有营养价值,以奶粉为原料生产

酸奶,动物蛋白、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与鲜奶相差无几,仅有少许维生素的流失。”旺旺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由于时间紧迫,旺旺公司就有4万件价值240万元的未标注“复原乳”的旺仔牛奶的老包装,他们将用贴上标签的办法来标注“复原乳”。

  据国家质监总局监管人员透露,在这场复原乳的监管风暴中,最需要经受考验的其实是国内大型的乳制品企业。但记者连续多天在北京市场追踪复原乳标识,都没有发现有大品牌标识“复原乳”的液态奶上架。

  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曾向媒体证实,蒙牛以前在

酸牛奶生产上使用约20%的复原乳,接到国务院通知以后立即停止,全部使用生牛奶做原料。伊利、三鹿、古城等国内乳品企业巨头,也纷纷一口咬定自己的产品绝对与复原乳不沾边。记者看到,这些品牌包装上“鲜奶≥85%”或“鲜奶≥90%”等字样没有变化,对奶粉含量指字不提。

  政府严打受困

  政策出台就像拳头打在空气上无着力之处,市场的回馈竟是几乎“没有还原奶”,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标识还原奶并处于观望状态,以至于国家质监总局、发改委、农业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五部委要联手“严打”。

  从2005年12月开始,各省、市液态奶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开始驻厂“严打”。湖南省质监局局长刘爱才介绍说,监管人员将驻厂3周,确保每天驻厂时间不少于8小时。他们将检查工厂收奶工序,记录前一天奶粉库存数量和当天奶粉的购入、出库、库存数量,现场跟踪奶粉在产品中的流向。如发现生产过程中使用奶粉,但在产品标签上未按国务院通知标注复原乳的,立即责令改正并上报。一个月过去了,全国各地均未发现复原乳冒充纯鲜奶的现象。

  业内素有“大炮”之称的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有没有复原乳,不能只听企业的一面之词,只看表面。国内至少有六成企业在使用复原乳,其中,巴氏消毒奶所含的“复原乳”最少,高温灭菌奶次之,酸奶最多,有些酸奶甚至全部是用“复原乳”制作的。这个60%还是保守估计。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不久前提交的一份调查数字耐人寻味,2004年奶牛饲养量和鲜奶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的内蒙古,奶粉的进口量却从2002年的5670吨增加到2004年的2.02万吨。

  王丁棉的话似乎给了一个暗示,从目前国办关于“复原乳”新规执行的情况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监管和文件落实不同步。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王怀宝说,消费者能不能喝上真鲜奶,与政府监管部门能不能严格执法、认真检测监管有直接关系。

  有消息称,虽然五部委圈定光明、三鹿、伊利、蒙牛等乳业的标杆作为监察重点,但严打向来象征性意义要大于实质性意义。记者向多家企业询问有没有液态奶产品检测报告,均称没有,并对记者说,在生产中没有使用奶粉,就用不着送去检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