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电价市场化要为宏观调控预留空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22:15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评论员 朱冰尧

  2006年的新年并未让中国的煤企和电企感到一丝丝的快意。1月14日,激烈争论10多天的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黯然落幕:9.33亿吨电煤合同,并没有让五大发电公司订足,而在已签订合同中,“有量无价”也占据了相当部分。

  1月18日,由此僵局带来的负面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华电集团一位负责人声称,由于库存发电用煤紧张,该企业下属热电厂面临停止供热、供电。据说原因是阳泉矿务局与石家庄热电厂在今年的煤炭订货会上没有达成订货合同,阳泉矿务局已经几次提出要减少石家庄热电厂的煤炭供应。同时,有的煤炭企业甚至把此前已经签订的合同撕毁的事件也初露端倪,会后煤企与电企之间的相互指责则更是不绝于耳。

  今年的产运需衔接会是在电煤价放开的情况下召开的。去年12月23日,

国家发改委表示,关于2006年的重点合同电煤(计划煤)价格将在政府监控下放开,这不仅标志着自1992年以来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开始瓦解,也意味着煤炭今后将主要由市场来定价。但电煤的放开并没有带来直接预期的效果,政府从煤电谈判桌前台退到后台之后,作为上下游企业的煤企和电企对价格的争执就更显得有些孩子气。

  一方面,煤企认为自1993年13年间煤炭行业累计为电力行业贡献利润1000亿元以上,涨价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在去年电煤价格整体上涨17%后,电企认为电煤价远远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电企无力承受,今年倘若整体再上涨10%,无疑要将电力企业推向死亡边缘。而对于老百姓担心的是:两家垄断企业争执的最终结果会不会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最后还是老百姓埋了单。

  虽然政府淡出了江湖,但隐形的手还要操纵着电价的走向,这样才能确保百姓利益、电力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本次衔接会政府目前尚未跳将出来,说明煤电间的争吵仍属于兄弟般的家事,还不需要“族长”出面协调。对于煤电间的诉苦叫屈,发改委实际上也是心知肚明。只不过要让煤电市场化,不让这些过去垄断惯了、宠爱惯了的国企巨鳄经历经历风雨,摸爬滚打一番,敞开争论一番,又如何才能在市场中成熟起来呢?

  因此,在新的电价形成机制过程中,政府的监管之手无疑将要如影相随。通过煤电联动和逐步电价市场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电力行业走向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按照规定,竞价上网后,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定价机制,将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以体现。  

  但电价改革并非就是实行全面的市场化。由于电力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自然垄断特征以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在电价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

宏观调控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电价市场化过程中必须要为政府宏观调控预留充分的监管空间。

  我们知道,在美国加州电力改革过程中,由于制定了过高的上网电价上限,从而在关键时刻,政府无法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导致加州出现了

二战以来从未有过的电力短缺、电价飞涨和断电威胁。在电力改革过程中,如果政府没有加强对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当行为实施有效监管和强制性约束机制,就会造成电力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安全问题。

  作为基础性行业,电力的市场化不可或缺,但针对电力的政府管制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黄金分割点,从而实现政府管制与市场化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在开放电力投资渠道和实施电价市场化过程中,必须考虑有效监督和有效控制追逐利润与电力安全之间的矛盾。因为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普遍规律来看,即使实行竞价上网,也难抑电价上涨的冲动。而如果电价完全市场化,则有可能导致电价的快速上升,给电力用户的经营带来很大压力,最终危及整个国民经济安全。所以说,在目前电力供需失衡的市场状况下,电价市场化必须从安全的角度为政府宏观调控留出监管空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