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华南隐现气荒 > 正文
 

挣的是中国国情的工资 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12:04 珠江晚报

  三亚市15公斤装液化气的最新零售价已飙升到每瓶120元以上。因液化气价格太高,在海口市街头出现了捡拾柴火的居民;电磁炉、电热水器也成为市民新宠;更多的家庭则重新用上蜂窝煤作为替代燃料……(见昨日《现代快报》)

  据了解,在目前全国液化气市场供应总体构成中,有1/3来自中国石化,1/3来自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和社会冶炼厂,另有1/3依靠进口。然而,液化气供应主体已经实
现市场化,而保障市场供应的主要责任也因此不像成品油那样由国有大企业承担。这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挣的是“中国国情”的工资,但用的却是和“国际接轨”了的液化气,那么,这个价格能不高吗?

  液化气价格涨势的气势汹汹,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本物资到底应不应该彻底市场化?又应该执行什么样的市场化?石油进口的比例肯定越来越大,其价格和国际接轨看上去是一种必然,但国民收入能和国际接轨吗?如果居民用明显的带有“中国国情”的收入去消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了的物品,我们怎么能承受得起?

  枫叶飘扬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