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的是中国国情的工资 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12:04 珠江晚报 | |||||||||
三亚市15公斤装液化气的最新零售价已飙升到每瓶120元以上。因液化气价格太高,在海口市街头出现了捡拾柴火的居民;电磁炉、电热水器也成为市民新宠;更多的家庭则重新用上蜂窝煤作为替代燃料……(见昨日《现代快报》) 据了解,在目前全国液化气市场供应总体构成中,有1/3来自中国石化,1/3来自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和社会冶炼厂,另有1/3依靠进口。然而,液化气供应主体已经实
液化气价格涨势的气势汹汹,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本物资到底应不应该彻底市场化?又应该执行什么样的市场化?石油进口的比例肯定越来越大,其价格和国际接轨看上去是一种必然,但国民收入能和国际接轨吗?如果居民用明显的带有“中国国情”的收入去消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了的物品,我们怎么能承受得起? 枫叶飘扬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