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莲枝:中石油是怎么成为中国最赚钱公司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03:0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上海证券报 冯莲枝 在垄断之下,企业想不赚钱都难。受惠国际油价上升,中石油2005年全年收入6720亿元、利润总额1756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7.8%和36.3%,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公司。 在中石油赚大钱的同时,液化气价格一路暴涨,人们忧心忡忡,由此,笔者想到一个
企业的存在,不仅是赚钱,还应该关注环境、厚待员工、回馈社会,承担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一个感恩意识浓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氛围内,企业也往往充满爱心。2000年至2004年,美国50名最大的慈善家捐款总额是650亿美元,其中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捐款超过100亿美元,他在过去的4年里共捐款230亿美元,相当于其净资产的54%。而统计表明,目前在我国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1000万家企业中,99%的企业从未有过慈善捐助记录。 其实,我们的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比国外的企业更应该有感恩意识。就拿中石油来说吧,它连续几年赚大钱,是怎么赚的呢? 其一:涨价。2005年,我国先后5次调高成品油价格,每吨成品油上涨了600多元。中石油去年一年生产成品油7114万吨,仅此一项,就让消费者多掏了426.8亿多元,如果加上柴油、航空煤油和天然气,在中石油1756亿元利润中,有600亿元左右是从老百姓口袋中掏走的。还不应该感恩于老百姓吗? 其二:过低的资源税。资源税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目前,中国收取石油资源税的课税标准是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按照该条例,每吨原油,石油企业应该交纳8--30元的资源税。但至今为止,油价虽然已经涨了四倍多,在石油巨头的抵制下,资源税依然很低。即使在去年7月1日调整后,我国原油资源从价税率也仅为1.5%,仍然远远低于10%的全球平均水平。 其三:不上缴税后利润。根据1994年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规定,1993年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不上缴。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垄断利润不能用作国民的公共开支。这显然应该算作垄断企业欠国人的一个人情。 其四:财政补贴。打着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境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的名号,石油巨头一直都在叫苦连天,国家也往往因此给其巨额财政补贴。财政收入来源于全体纳税人的钱,巨头们自然也应该对大众心怀感恩意识。 其五:出口退税。2006年1月,暂停了四个月的成品油出口退税政策恢复。业内人士认为,三家石油出口巨头今年有望从中获得百亿元进账。而在此之前,巨头们已经从出口退税中赚尽了甜头。 还远不止这些。在垄断之下,石油巨头们不必担心竞争的威胁,不必担心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他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安安稳稳地从市场上捡钱。中石油是美国股神巴菲特投资的惟一的石油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其账面利润高达76.2亿港元。巴菲特为何投资中石油,因为他知道,有以上因素存在,中石油想不赚钱都难。 在垄断企业赚大钱的同时,公众也付出了代价。有关统计显示,2003年国内石油公司通过涨价得到了300多亿元的利润,而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则高达2100亿元。显然,巨头们没有理由不对社会感恩。 但是,饱受液化气上涨之苦的老百姓,显然并未得到垄断企业的回报。与此同时,我们听到的依然是巨头们对于在炼油赔钱等方面的抱怨。这种离奇的对比,令公众伤感,也令公众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过于娇惯的孩子,有几个孝顺的? 培养企业的感恩意识,首先应该让他们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体会到消费者的信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到那时,企业自然会懂得感恩。要做到这一点,不妨从打破垄断开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