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平价并非医改治本之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5:42 经济观察报

  新年伊始,平价医院开始成为卫生部推进的样板工程,这或许可见卫生部门的苦心。卫生部官员明确表示,现在要求各地投资兴办的平价医院,实际上是公立医院转变经营机制,回归到平民医疗责任的一个过渡。

  平价医院被定位于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去年饱受医改失败
的责难,随后又爆出数起天价药费事件,卫生部门此举,也可看作是对民众呼声的一种回应。

  从普通百姓的情感出发,我们对于平价医院当然乐见其成。不管怎么说,多一家平价医院,意味着更多的低收入者在生病时可能获得就医的机会。而现在的情况是,相当一部分人被高昂的医疗费用所困,甚至有病不敢医。

  不过,平价医院究竟能在中国

医疗改革中扮演何种角色,平价医院的兴办和未来公立医院的转型,是否能够解决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所面对的问题,还需要站在更大的框架中去辨析。

  首先应该明确,中国医改所面对的困境,究竟因何而生?我们认为,观察中国公立医院的“市场化”进程,跟其他很多领域所发生的问题相似,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市场化改革,而在于政府权责不对应。这正如秦晖先生在本报发表的《打造天平,还是喂养“尺蠖”》(详见本报1月9日41版)一文中所指。

  就医改而言,一方面

卫生部门将公立医院定为非营利性,享受政府补贴和免税政策,对服务收费却失于监管。与此同时,政府给公立医院放权,并且出台以药养医政策,导致大部分公立医院“去公益化”;另一方面,政府面对民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缺口,却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既没有提高财政投入,也没有创造足够的激励使民营资本得以大规模进入医疗行业。

  而且,由于卫生部门依然掌控了对医疗事业诸多环节的管制权力,也导致目前90%的医疗资源依然掌握在已经不再公益化的公立医院手中,并且因卫生事业的特殊性而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地域垄断,这进一步刺激了医疗费用的上涨。

  如果认可医改所面对的这一现实基础,仅仅兴办平价医院,甚至使所有公立医院重新回到平价状态,并不足以解开医改困局。医改所要理清的基本头绪,依然是政府权责的边界。即政府在哪些领域应该享有权力,并且承担责任,而那些可以放手由市场来运作的部门,政府则应坚决地交还给市场。

  就此而论,平价医院可以办,但也只是医改链条中的一环,即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层面,政府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同样,政府提供公共品并不意味着对市场化的全面否定。放松管制,让民营资本大规模地进入医疗市场,同样可以打破资源垄断,刺激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完整的中国医疗体系构造而言,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