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3:52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 钱江

  我们生活在工具理性泛滥的时代。作为“世之显学”的诸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坚守“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为荣。它们虽然能给我们日渐强大的手段去实现各种目的,可并不能帮助我们理清这些纷繁复杂而往往相互冲突的目的。于是现代人往往像肌肉发达可是处事鲁莽的巨人,在“矫枉”和“过正”间疲于奔命。所以分析公共政策首先要辨明所要
取得的诸种目标,理清各个目标间的轻重缓急。

  高校招生最明显的目的当然是选拔人才。但是人们往往假定这“选拔人才”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因材施教”,这是很不全面的。认为高校招生只是为了选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实际是假定优秀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边际收益比成绩较差的学生大。这个假定对很多专业并不明显成立。但是,有一大批非常成功的校友对大学本身无疑是极有好处的。所以,一个大学有充分的理由以招生为手段去选拔将来在社会上最有可能成功的学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毕业后在社会上能成功发展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在大学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除了智力与知识外,他们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团队意识等等诸种品质。美国顶尖私立大学的成功和发展主要依靠成功校友的支持和捐助以及著名校友的广告效应。他们在招生中如此注重分数之外的品性和领导才能,主要是为了保证选到考分未必最佳,但具有毕业后在社会上成功发展资质的学生。

  成功的校友对于公立大学当然有益无害,但不像对私立大学那么至关重要。但是选入未来社会的精英也应是一流公立大学招生的一个重要目的,因为这样国家就有一个极好的机会按自己的理想塑造下一代公私各界的领袖人物。比如一个天资聪颖,富于领袖潜质的法国人即使因为不擅考试而上不了“grande école”(高等专科学校,意味着精英学校)也可能成为业界魁首或者政治领袖(实际很难),但他的素养和视野很可能更多的得于他自己的努力和经历。这对他自己(甚至对法国)未必是件坏事,但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无疑失去了按自己的理念教育他的机会。无论是选拔成功校友还是选拔未来领袖,招生目的都不仅仅是选出在大学里成绩优秀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选出有资质在毕业后大有作为的人。如果这是高校招生的主要目标,单个考察每个学生的全面素养和特长比简单的一考定终身更为合适。

  但是高校招生还有另一个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功能: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均等机会的诉求。用非暴力的手段解决社会分化带来的各阶层间的冲突是任何有序社会的基石,而一个社会对“向上流动性”(upward mobility)的共识是化解阶层冲突最有建设性的渠道之一。如果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人认为他或他的后代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或者可能得到的教育在社会中获得成功和认可,如果“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或者商场白手起家的梦想能吸纳底层社会的精英加入现有的社会秩序,他就不大可能首先选择反抗现有社会体系。

  应当强调的是对化解潜在冲突最关键的是各阶层对“向上流动性”的认同,而不是“向上流动性”本身。比如,只要大多数美国人相信人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成名,或者致富,或者过上中产生活,他们就会在体制内耐心奋斗,即使失败也不会归咎于社会体系本身。至于实际的“向上流动性”是否有他们相信的那么强(一些研究暗示没有)相比之下反而不那么重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良好的高等教育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已成为社会共识,进入大学以至一流大学成为“向上流动”的重要一步,它们的录取名额就成了极度稀缺的资源。这一稀缺资源分配的公正与否对于社会各阶层对“向上流动性”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招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象征性的展示,以至在有限程度上实质性的实现“向上流动”中的机会平等。对哈佛这样的私立大学,招生的公正性只是其作为非盈利性组织的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对由国家投资,对国家负责的公立大学,高校招生履行体现甚至实现机会均等的社会职能则应当是设计招生制度时考虑的核心价值之一。上一篇文章《什么人能进哈佛》中对哈佛招生制度变迁的分析表明,以多种方式考察学生全面素质的招生方式由于过程的主观性和程序不透明等问题,其公正性得到公众的认可比起相对客观的考试要困难得多。

  高校招生的第三个,某种意义上是衍生性的功能,却恰恰是抨击现行高招制度,提倡改革的人最常引用的:它对中等乃至初等教育的导向性作用。由于上文提到的对于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的社会共识,自然跳过高校招生这个“龙门”的准备要从娃娃抓起了!不但在中国如此,在美国不少家长也是忙着给小孩“素质教育”为“素质招生”作准备。所罗门美邦的一个明星分析师曾经为了让自己的双胞胎女儿进一个“高水平”学前班而与某上市公司达成交易,该分析师改变对其

股票的评估,而公司负责将其子女送入“高水平”学前班,最后因此惹上官司,这可真是从娃娃抓起了。高校无论如何设计招生制度,很多中小学和家长总会对照着这制度来教育孩子。于是希望改变中小学教育的各方人士就试图用让高招制度体现他们的教育理念,达到“正确”导向中小学教育的目的。但是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主要应该由立足中小学来解决,高招制度可以起辅助作用,但是它的主要着眼点还应是前面两个目标。

  到此我们指出了高教招生的三个目的:搜罗人才,展示和有限实现机会均等和为初中级教育提供正确导向。其中实现机会均等的目的关乎社会各阶层对体制公平性的认同,应是分析公立大学高招制度的底线原则。搜罗英才,给国家提供塑造精英之机会是其次的目标。至于对中小学教育的“正确的”导向性,则只是锦上添花的事。

  (作者系

哈佛大学物理系博士研究生,作者邮箱:qianjiang21cbh@yahoo.com.cn)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