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必须尽快成为平价医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09:20 中国经济时报 | |||||||||
■杨耕身 在1月10日举行的卫生部首次“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上,平价医院成为记者们从始而终的问题。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坦言,“严格来说,平价医院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公立医院!”他介始说,卫生部之所以推行建立平价医院,是因为现在的公立医院失位了,而要让它们一夜之间回归“本位”也不现实。正是基于此,卫生部才下决心另起炉灶
毛群安关于公立医院的“失位”之说,无疑是清醒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卫生部提出建立平价医院的目标,对于纾解看病难现象,也值得期待。所以现在看来,真正值得商榷与关注的,在于平价医院的建立是不是非得“另起炉灶”。我总以为,与其像毛群安所说,将通过“另起炉灶”建立起的平价医院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不如将现在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价医院。 平价医院对应的是非平价医院,那么,以什么标准或方式来将它们分为平价或非平价?以卫生部“另起炉灶”的设想来看,是在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同时,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这就是说,一家医院可以同时承担起向社会供应平价与非平价的医疗需求。这让人担心,在具体的操作中,尤其是在医疗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以及利益惯性作用之下,会不会很容易模糊平价与非平价的界限,最终使平价医疗服务的设想形同虚设。正是有了这种担心,笔者以为,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成为平价医院。 一方面,只有将现有公立医院都成为平价医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民众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公立医院都成为平价医院,本身是一种职能“归位”的要求。 公立医院就应当是平价医院。在国外,公立医院经费国家通过投入及保险方式予以保障,为国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其实正是我们所说的平价医院。这样做的理由不光在于,政府必须为国民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更在于,政府通过这种方式兑现了对于纳税人权利的保障与承诺。那么,以此来看卫生部允许一家公立医院既提供特需医疗又承担平价服务,这种模棱两可的方式所体现出的,是在医疗改制方面的某种暖昧与信心不足。 当然,一旦将公立医院都变成平价医院,必然面临着经费难题,这也许正是相关方面在平价医院问题上瞻前顾后的根本原因。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着力于两个方面:其一,政府投入问题。过去医改局面的形成,有着政府投入比重过低的事实。1980年时政府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是1.1%。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下降至0.7-0.8%。其二,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医保覆盖。去年8月27日,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分析会指出:全国有将近80%的人口不在医疗保险的覆盖之内。这急需强化的两个方面,正是构成平价医院经费来源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渠道。除此之外,加强政府监管也是必然之义。 当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成为平价医院之后,谁来承担非平价或者说提供高医疗需求的职能?应该是社会资本建立的民营医院。一个成熟的医疗体系,必须是市场经济之下的医疗体系,是不会拒绝开放的医疗体系。其中关键的问题只是,社会资本进入之后,政府怎样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对营利性医院加强监管,提供服务。 让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成为平价医院,共同承担起为国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义务,让民营资本成为营利性医院的主角,为国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让政府的归于政府,让市场的归于市场,这是我国未来医疗体制必然的路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