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应加快全国电网联网 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09:20 中国经济时报

  ■刘纪鹏 刘妍

  一、全国联网是电力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国长期以来“重发(电)轻供(电)”,造成电网建设投入不足,电网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电源建设步伐的加快,电网规划建设滞后和输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加剧了电网与电源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事实上,从“九五”后期开始,直到整个“十五”期间,人们对全国联网的认识并不统一,主要有以下两种担心:首先,是从安全性和技术性的角度质疑全国联网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第一,区域电网内已基本实现自求平衡,即使全国联网,交换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很小,至今还不到5%;第二,全国联网投资过大而交换电量又少,远距离输电线损大、成本高,经济上不合算;第三,目前处于分割状态的输电网主要有500千伏、330千伏和220千伏三个电压等级,全国联网会使主网架不匹配,技术上不可行。因此,认为保留区域性电网的封闭运行模式,才是符合中国电力工业现状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其次,认为全国联网会巩固国家电网公司的垄断体制,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不符合电力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当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全国联网的重要时期,克服这两种对全国联网的偏见至关重要。

  首先,全国联网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工程建设,提高主干网架建设的技术等级,加大电网建设规模,通过全国联网实现中国电力工业在非均衡状态下竞价上网的市场大循环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我国大能源战略和“

十一五”规划中充分发挥电力作为第一基础产业的作用,加快西部开发、东部崛起、中部振兴的重要保证。“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概括了我国实现全国联网的基本目的。中国电力工业的基本格局和电网主网架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站在国家能源、资源配置和发展大战略的角度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组织。

  其次,全国联网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从世界各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看,在电力工业发、输、配、售四个环节中,首先引入竞争机制的发电环节和售电环节,可以进行自由竞争。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中首先推出的厂网分开也是基于这一认识,即在电力体制改革上采取“纵向分切”,先把厂网分开,并适时组建新的售电公司,待时机成熟时,再把输电和配电分开,放开配电,最终仅把输电网作为自然垄断的产业领域,在“产权多元、治权统一”的模式下由国家统一控股经营。这样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完全符合电力这一产品的特性和电力工业的基本属性的。而作为自然垄断产业的跨大区联网的国家输电网络的建设和经营的过程,就是实现全国联网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的国情和电网自然垄断的特点,构造一个全国范围的大市场平台。各个独立发电商正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竞价上网、公平竞争。而这个全国范围的输电网平台本身是自然垄断的。如果说在西方国家由于经济体制和差异,他们要实现统一全国联网的建设和经营会发生体制上的冲突,需要在漫长的无序竞争中才能实现的话,那么在我国,没必要去简单地复制他们的电网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重复他们的老路,而需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中央统一规划和布局的前提下,用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实现全国联网的大目标。

  二、加快全国电网联网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2002年,以国发5号文为指导推进的电力体制改革,在拆分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基础上保留了国家电网公司,是十分正确的。这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必须作为国家电网建设和经营的主体,在跨区联网中充分发挥规划、建设和运营主体的作用,形成并进一步保持国家电网的统一建设和运营体系,不仅符合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符合我国资源分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国情。统一的国家电网体系不仅在实践中是必要的,而且在理论上以下述四个理论作为依托:

  (一)非均衡论

  我国能源分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很不均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电力结构和供求关系上呈现“非均衡”性:第一,水力和煤炭资源的分布重心在西部和北部,而能源和电力需求的负荷中心是在东部和东南部,这决定了电力资源和电力市场需求分布的不均衡。第二,我国地域辽阔,东西时差大,南北温差大,客观上也形成了供用电不均衡的特征,决定了不同地区用电高峰和低谷的不同。第三,我国水资源丰富,不同流域间的丰枯水季节不同,为保持均衡供电,就需要在不同的流域之间进行水电和火电资源等调配。中国的电力结构在本质上是不平衡的。因此,“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工程就是对这种自然资源禀赋的非均衡特征的战略规划。这必须要在六大供电区域之间进行调剂和平衡。

  近三年“电荒”的出现也充分暴露了我国电力体制由于全国联网环节的薄弱无法在不同供电区之间进行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认识到我国电力资源分布和电力市场负荷之间的这种非均衡状态,就要求构筑跨区联网基础上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克服单纯以各供电区各自为战、扩大电源建设来实现各自平衡的旧体制复归的基础上,通过大区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剂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电力产品和服务。要把构筑统一大市场的全国联网,当成转变我国电力增长方式的重要任务来抓。而“非均衡论”则是实现全国联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理论支点。

  (二)大循环论

  我国电力工业体制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多种电价、差别很大、极不合理,且电价基本上是政府审批,根本没有市场机制。同时,因为省级财政体系和地方利益保护的需要,存在电力供应的省内小循环和五个大区内的中循环现象。这一方面容易形成“诸侯”平衡的假相,另一方面却造成了严重的地方壁垒和资源浪费。

  所谓大循环,就是在全国联网的基础上,让地方政府从地方经济的整体格局和当地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出发,算大帐不算小帐,获取成本较低的电力资源,这样做,尽管使用外地低价电会使本地区、本系统的电厂受损,换来的却是整个地区工商产业用户的用电成本下降,利润上升,这必然会使当地税收的增加。大循环还可使当地城乡居民受益,而这又可以给当地政府带来间接的综合收益。

  改革目前的行政审批电价体制是目前电力改革的关键,而电价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用在尊重市场供求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竞价上网电价取代不合理的行政审批电价。实现全国联网就是要构筑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平台。因此,在全国联网的基础上推动竞价上网,使我国的电力工业体制从小循环步入大循环,一方面要通过对大循环的理论深入探讨和普及宣传,通过真正的竞价上网,破除地区分割和封锁,让各地方“诸侯”认识到“从保护一点打击一片”到“受益一片,补贴一点”的经济合理性,最终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效益;另一方面就是让人们看到只有实现全国联网,构造全国统一市场,才能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竞价上网,优胜劣汰,通过大循环让消费者受益。

  显然,大循环是建立在全国联网基础上的。实现全国联网就取决于国家电网建设和经营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三)有限竞争论

  由于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基础性和公用性三大特点,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从最初的发输配售四大环节均属自然垄断行业逐步演化到有序地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放开经营。而将输电和配电,尤其是输电限制在有限竞争的范围内。因此,在近期内,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必须选择尊重国情、借鉴国际规律的中间环节统一建设和运营、两头充分竞争之路。

  建立国家统一输电网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就在于电网经营领域是自然垄断行业,这一行业在较长时期都不可能是充分竞争的领域,即使是在配电网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也是有限的。有限竞争论是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输电网和地方配电网统一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简单地认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存在并实现全国联网就是搞大一统的旧体制复归,阻碍竞争的提法是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四)区域同构论

  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的,同一行政区域内不仅地理自然环境基本相似,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负荷能力也相对接近,这形成了电力资源分布和市场负荷“区域同构”的特征,即在一定区域内,电力资源的配置基本相同,电力需求接近,相互间互济调节的能力十分有限。比如华东地区,既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一次能源最匮乏的地区,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先导性。截至2004年底,华东电网全社会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已接近1亿千瓦时和5000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21.9%和22.3%。而从电力电量平衡角度看,华东五省市均呈现了“高用电增长率、高负荷率和高发电设备利用率及电网最高负荷增长快”的“三高一快”的特点。在“电荒”紧张的2003年、2004年内,华东电网区内各个省市电力缺口都比较大,其中浙江和江苏是我国缺电最为严重的省份,最大电力缺口分别超过700万千瓦和800万千瓦,各省市间基本上没有余地相互通融。区域电网内部各省资源禀赋的“同构性”与“省为实体”的现实同时并存,较多的时候是一缺电大家都缺电,一过剩各省都过剩,省与省之间互济能力有限,只能寄希望于西电东送的跨区调配来完成。但总体上看,由于跨区连接还十分薄弱,大区之间富电区和贫电区还远未满足实际中对互济的需要。又如东北——华北联网线路的弱连接限制了华北和东北两大供电区电网间的电量交换,出现了大区间窝电和缺电现象同时并存的局面。因此,相临省份之间的资源分布和经济结构同构化就需要大区之间的联网,而大区之间的资源分布和经济结构同构化则需要全国联网,以实现在电力资源和市场结构非均衡这一本质特征基础上的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三、完善国家电网的统一组织体制是实现全国联网的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 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7.2%左右。为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电力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4.6万亿千瓦时,需要装机容量约10亿千瓦,在2005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就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15年间,我国将需要新增装机5亿千瓦以上,年均新增装机超过 3300万千瓦,电力需求和电源建设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同时,我国电网面临持续增加输送能力,将大规模电力从发电厂安全可靠地输送到终端用户的艰巨任务。这一历史使命和重任,更突出了全国联网的重要性。而从现实角度看,全国联网的工作重点是跨区联网,把目前大区之间的无连接变成有连接,弱连接变成强连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五个区域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是不可能的。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建立并巩固一个强大的国家电网建设和经营体制是实现全国联网的前提。

  2002年以来的电力体制改革保留并完善了国家电网公司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速推进全国联网,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进程,是十分正确的。在三年来我国电力工业渡过“电荒”的实际检验中,统一的国家电网公司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方面,在大区之间通过电量的调剂经受住了“电荒”在“卡脖子”时段的考验;另一方面,又统一规划,在大区间最薄弱的环节加快了电网建设的速度和投资的力度,从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工业发展的两个层面对我国在2020年前保证经济增长、建设

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奔小康的目标打下了基础,拓展了空间。

  在我国电力体制实现网厂分开后,统一规划和建设电网,并根据全国联网的需要改革并完善国家电网的统一组织体制,提高电力能源的安全和运营效率,是符合电力行业“十一五”规划和我国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的。因此,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国家电网体制是深化电力工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面对我国电力资源、市场和体制非均衡特点以及电网建设长期落后的现实,在全国联网的基础上,加强跨区联网建设、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在强大的国家级电网基础上,由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级主体主要负责跨省和跨区的输电网运营,负责对大区之间电力市场的调配。这决定了统一的国家电网组织体制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而不应是权宜之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