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请问经济学家 对改革的反思怎么就成了左倾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17:4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发表了一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当前中国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形势及诸多的争议,我们应力排否定改革的“左倾化”和败坏改革的“伪市场化”两种干扰,认为两种干扰已形成对改革的掣肘,需要排除。

  通读完全文,我得到的印象是:文章表面上看言之凿凿,实际上很缺乏逻辑力量。
作者把2004年以来社会舆论对某些领域(主要是医疗、教育等)改革的一些反思,说成是“借‘反思改革’来否定改革基本方向”,是一种“左倾化”思潮。这样的判断,缺乏基本的实证精神,其扣帽子的做法更不足取。

  中国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当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意味着医疗卫生事业与医疗服务、国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等领域的市场化甚至完全市场化?绝对不是!莫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仍然没有在医疗卫生、国民教育领域搞完全市场化,国家仍然向其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保障。这些都是常识,本无须赘言。而这些年来中国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的诸多乱象,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有些问题已发展到了令民众无法忍受的地步,对社会和谐构成了极大威胁。在这一形势下,民间和学界对一些领域的改革进行反思,指出教育产业化、医疗卫生市场化之谬,怎么就否定改革基本方向并“左倾化”了?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容许各种思潮的存在,这样才能从中产生出能为各方所接受的,平衡、中庸、可持续的,合乎正义和社会公平原则的主流价值观和政策方略。且不说,这一年多以来,社会各界对医疗“市场化”、教育“产业化”的诟病,跟所谓“左倾化”根本不搭界,即便是,也不过是一种合法表达的主张和思潮,也不能打击、压制啊!何况,文章所定义的“伪市场化”是一种对市场经济的破坏行为,其性质早已超出了“干扰”范畴,怎么能够将它与民众对改革的反思相提并论,并一道“力排”之?

  □朱达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