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罗志荣:失败从风气变坏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15:52 《企业文明》

  罗志荣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夫人禀五常,风气而生长,风气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即好风气能生万物,坏风气能害万物。一国、一家是如此(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好的风气可以推动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走向成功或由成功走向更大更持久的成功,坏的风气则可以导致企业从成功走向失败,或
者从兴旺走向衰亡。因此可以说风气兆成败。

  失败从风气变坏开始

  风气一词的本意是指风土气候、风尚习气、风采气度。企业风气是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指一个企业的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上的态度、行为与习惯,或在一定时期、范围内相互仿效、传播而流行的观点、喜好、习惯和行为,它是企业内在的经济、政治、文化与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因而从企业风气及其变化中,可以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1995年8月,我参加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的一个全国性研讨会。会上一家全国著名的龙头企业的领导向会议作经验介绍,其间他讲到由于内部职工股上市,企业经济效益很好,职工收入大幅增加,因而有部分职工产生了“贵族工人”的习气,不愿按时上班而自己出钱雇民工代班,不愿参加企业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而自己花钱请民工代为挖坑植树。尽管该企业正处于巅峰状态,但笔者当时就对该企业的未来表示了担忧,会议期间曾私下向个别朋友讲,该企业将出现大的滑坡。一年以后的事实证明了笔者的担忧,该企业连年出现业绩大幅下降,以至迄今仍未从根本上走出困境。虽然导致其由盛而衰的因素有许多,但笔者的担忧正是见其出现“贵族工人”这一“叶”而知其“秋”之将至的。

  1997年8月,笔者在一家大型企业参加会议。该企业已连续数年亏损,职工工资发放已很困难。在厂区或街头巷尾,眼前看到的是一片萧条景象,与员工交谈,耳边听到的是职工的叹息和对“等靠要”的企盼。尽管当时企业也高喊要扭亏为盈,但笔者对同行的一位同事说:“这个企业尚未到达谷低,还会继续向下滑落。”事实是,1998年该企业才到达谷底,从1999年起才在新班子领导下,重振职工的精气神,从而开始起死回生的艰难跋涉。

  笔者有一次慕名向广西的一家汽车企业约稿,电话本是打向宣传部门的,可不知怎么对方接电话的却是销售部门的一位女士。该女士接电话时极不耐烦不说,当笔者礼貌地向她说对不起并询问宣传部的电话号码时,该女士恶狠狠地抛下一句“不知道!”后便“啪!”地挂断了电话。一年后, 便传来这家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被别的企业兼并的消息。

  有家中日合资的知名企业,效益曾经好得令人羡慕。风头正劲之时,这家企业的高层领导直至中层干部,便有了一种“当今先进,舍我其谁”的自负感,外面的学习和会议几乎不再参加,认为“我这个企业就是最好,只有别人来我这里学习的,我们哪里还需要派人外出去学习!”几年之后,这家企业便陷入亏损泥潭,并且一蹶难振。

  以上只是笔者所历的不良风气危害企业的一部分事实。

  另据报道,一家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合作谈判接近大功告成,合同已经谈妥,万事俱备只欠签字。于是便宴请外企老板吃饭。宴毕,看着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剩下了80%未动,这位外企老板理所当然地拒绝在该合同书上签字。

  又据报道,一家中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与一家外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经过艰苦谈判,好不容易才达到了合作意向。在签合同前,中资企业老总在陪外资企业老总下楼时,习惯性地将一口痰吐在楼梯转角处。外资老板见状,大感惊愕之余,连招呼也不打便扬长而去,合同也因此而泡汤了。

  类似的报道还有许多,这也只是笔者所闻的不良风气危害企业的一部分事实。

  上述事实,无论是笔者所历的还是所闻的事实,其指向都是一致的,即不良风气误企、败企甚至毁企。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如果听任不良风气滋生、蔓延甚至盛行起来,其厄运之轮便启动起来,并越转越快,直至将企业或单位推入绝境或死亡之地。

  不良风气误企、败企、毁企原因

  一是侵害一个企业或单位的领导智慧。如:一言堂的风气造成领导班子的集体智障,使领导层的头脑发热发昏,从而导致领导决策的重大失误。

  二是侵害一个企业或单位的内聚力。如:裙带风气和拉帮结派一方面使德才兼备者挂冠而去,留下一些平庸之徒,从而失去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又使员工离心离德,导致组织的软弱无力。

  三是不良风气造成一个企业或单位从上到下都以错误的态度与错误的行为对待工作与生活,使态度与行为的指向与努力的目标南辕北辙。如:“等靠要”的风气就直接腐蚀了“团结进取、拼搏创新”的灵魂,瓦解了员工创造性的意志。

  四是不良风气可以使任何产生优良效果的体制、机制、规章、制度失灵与失效,并向其相反方向发展,进而造成优汰劣胜的结果。许多企业或单位有好的规章制度却无一能实行和遵守,大抵要归因于不良风气的作用使然。

  五是不良风气使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大幅下降,侵害了顾客或消费者的权益,进而被顾客或消费者唾弃,失去市场

竞争力

  不良风气的危害性还可列举出一些,但已经够了。上述危害中的任何一项,对一个企业或单位可以说都是致命的、不应掉以轻心的。

  不良风气的形成与危害一般是渐进性的,因而平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但由于不良风气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遏制不力而蔓延开来形成气候,便积重难返,那时企业或单位的失败往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不良风气的12种表现

  导致误企、败企、毁企的不良风气有多种表现。

  一是自以为是,主观武断。在有些企业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往往被一把手(过去多为党委书记,现在多为总经理)的一言堂取代。掌握实权的一把手们不懂得或不重视集权与分权、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正确,听不得不同意见甚至不能容忍反对意见出现,狂妄自大地以压制不同意见显示自己的高明,维护自己的权威。其结果往往排除了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中的正确意见,使决策失去充分的比较与选择,从而造成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失效;即或偶尔正确拍板一次,也因不被集体理解而使执行受阻。

  二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有些企业的领导者被成功的业绩冲昏头脑,或对自己创业成功自恋不已,过分固守自己曾经成功的经验,不愿意向外部学习,拒绝接受新的观念,敝帚自珍,而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是以“想当初”而自慰或自恋,就是以“想当然”地应对新的变化,结果使本人及其企业走向成功的反面。

  三是任人惟亲,拉帮结派。有些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拉帮结派,选人用人以我划线,形成恶劣的“组织政治”或曰“办公室政治”,不是研究质量、服务的改进与市场的拓展,而是凭个人意气争权夺利、争由谁说了算;不是在广纳群言中择善而从之,而是对不同意见进行人身攻击和互相诋毁,由此造成企业组织的软、散、懒状态。

  四是惟书惟上,迷失自我。有些企业不认真研究本企业的实际和行业特点及趋势,不了解宏观大势及大政方针,而是惟书(成功企业的案例,或成功人士的自传,或管理专家的书籍)、惟上(上级领导下的指标、上级领导的讲话或指示),依样画瓢地按书上或按上级说的作决策、搞管理、学经验,言必称:某某大师咋说,某某领导咋讲,某某企业如何,其结果往往是邯郸学步,坠入书籍与上级的五里雾中,迷失了企业自我的选择与方向。

  五是弄虚作假,欺上骗下。有些企业口头上讲要求真务实,实际上却弄虚作假;会上讲要“三老四严”,会后却热衷于欺上瞒下;明里大讲“顾客是上帝”,暗里却以假冒伪劣产品坑害顾客;表面上大讲诚信兴企,骨子里却信奉坑蒙拐骗发财,等等。

  六是高高在上,仗势欺人。有些企业的领导者,自以为有权、有钱便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不把权小或无权、钱少或无钱的一般人放在眼里,颐指气使,不可一世,因看不起群众而脱离群众,仗势(财与权)欺压群众,不关心职工的疾苦,以“血汗工厂”、“血汗工资”聚财不说,反以“救世主”自居,扩大财富鸿沟、地位鸿沟,激化劳资矛盾与干群(官民)矛盾,以至引发爆发式冲突。

  七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有些企业不愿做艰苦细致的量的积累工作,而急于求成地想做大做强,心浮气躁,不自量力地进行盲目多元化和并购扩张,忽略核心竞争力量的积累,而试图直接突破以实现跨越式裂变和激烈的变革,结果总是欲速不达,欲快不快,反受其害。

  八是追赶时髦,形式主义。有些企业领导班子对经营管理不上心、不努力,不是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练内功,而是热衷于追赶时髦,社会上流行什么经营概念和管理口号,自己就立马跟什么,喜欢搞花架子管理,把经营管理的实践变成了一种概念变幻与口号翻新的“领导艺术”。

  九是标榜自我,否定他人。有些企业领导自我膨胀厉害,诿过于人,归功于己,以求自己一人得名、得利、专权,从而“留芳后世”。为了争权于朝、争利于市、争名于世,总喜欢抬高自己,贬损别人,在届际之间,则千方百计否定前任,突出本届;在同届班子里时时处处突出自己,这就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连贯性,使经营管理的接力棒中断,因而使成功和发展不可持续。

  十是投机为主,违规称霸。有些企业把抓机遇仅仅当作一种运气,以投机主义的心态对待机遇,因而目光不够长远,视野不够宽广,重战术性机遇而忽视战略性机遇,其结果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投机主义心态对待法制,因而不是提高守法的意识和能力,使法制保障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千方百计钻法律的空子,使违规的利益最大化,其结果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的扩大化。

  十一是见利忘义,不负责任。有些企业一味强调利润最大化,全然忘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不说,更不理会现代市场之利以诚信和法制为道的本质特征,对社会极端不负责任,对自然环境极端不负责任,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以违背商德、牺牲社会良知与秩序为代价,赚取昧心之利益,造成内部企业不和、外部社会不和以及人与自然不和的大失道。失道寡助,寡助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

  十二是暗箱操作,双面人格。有些企业表面上讲公开、公平、公正,实际上却大搞暗箱操作;表面上反腐倡廉,实际上腐化堕落;明里冠冕堂皇,暗里阴招迭出;表里选贤任能,暗里选亲任庸;明里讲诚实守信,暗里搞欺蒙奸诈;明里讲遵法守纪,暗里搞违法乱纪;明显规则光明正大,是做给上级、下级和群众看的,潜规则阴暗肖小,是自己坚信与实行无误的。

  企业不良风气的现象,还可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十二种。这些现象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里都有所表现,且轻重多寡程度不一。但无论轻重多寡,都会对企业生存与发展产生危害。由于不良风气的传染性(坏事传千里),即使表现较轻或存在较少的企业或单位,也应引起警觉与注意。

  欲持续经营先端正风气

  企业的经营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或成功可持续,必须要有良好的经营风气、管理风气或企业风气作滋养,这也正是建设企业文化的要旨之一。企业风气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一个企业建设得如何,可以从其企业风气中直接感知。

  既然风气关系企业之成败,要想成功并可持续,要转败为胜并保持,就要克服或消除不良风气,端正并树立良好风气。

  在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进而夺取全国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开展了历史上著名的整风运动,把“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作为当时的一项主要任务,以此端正全党的思想方法、理论态度和工作态度,极大地提高了我党我军的战斗力。党在长期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失败走向成功并最终克敌致胜,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宝,就是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我们企业的同志经常讲“商战如兵”,可为什么不能认真整顿一下企业存在的歪风邪气,为什么不可以学习、坚持并发扬我党克敌致胜的“三大作风”这个法宝?

  其实,企业不良风气的种种表现,说到底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方法问题、理论态度问题和工作态度问题,或者说是经营管理者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所谓“经理封顶”定理,这个顶就是他(她)的经营哲学和人生哲学,就是他(她)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读一读世界级的经营大师(如:松下幸之助、杰克·韦尔奇)、管理大师们的著作,追寻一下他们成功的足迹,便不难发现其成功之道与“三大作风”何其相似!

  孟子云:“吾养吾浩然之气。”江泽民说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企业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靠的是浩然正气而决非歪风邪气所能成就。这一点,只要看一看中外那些真正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经营管理的企业,真正称得上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企业,真正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其企业内外充盈和通行的正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浩然之正气。在那里,权谋、诈术、厚黑学等歪风邪气难以立足;在那里,鲜见有企业不良风气的12种表现成为气候。

  浩然正气,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可以气吞山河,可以气贯长虹,可以直上青云。良好的企业风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但这种动力不会自发生成,而要下功夫加以培育。正气之培育,重在于教育,或如古人说的“正心修身”。“正心”是端正态度、端正思想、端正立场;“修身”是端正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正心”,就是使好风气“内化于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修身”就是“外化于行”,从而达到浩气长存,风行天下。

  正气的培育要从企业的各级领导者首先做起。“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行下效”这是风气生成发展的一种规律,好坏风气皆然。所以,克服不良风气,树立良好风气,要从上级做起,从领导者做起。对树立好风气而言,“帅之以正,孰敢不正?”对坏风气而言,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对此,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尤应重视。所谓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家的文化,证诸企业风气,也可以说,企业风气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企业家的风气或企业老板的风气。现在,企业文化建设高潮迭起,这是好事。但是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有点虚张声势,有点脱离实际。我建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少搞点概念演绎,少弄点名词堆砌,不妨从改变本企业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入手,抓住不放。可以说,哪个企业中存在的上述不良风气减少了,那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取得实效了。反之,哪个企业的不良风气依然盛行不衰,那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走过场,甚至本身就成为了不良风气的一种表现。

  培育良好的企业风气,还要与批判与抵制企业种种不良风气结合起来。不但要深挖不良风气产生蔓延的思想文化根源、经济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还要从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创新和机制创新上切断其制度与体制的支撑保障;同时,为优良风气的树立和培育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保障、经济支持保障和制度与体制的支持保障。这样软硬兼施、两手并用,方能驱除邪气、匡扶正气并使之风行天下,大行其道,使企业的厄运之轮停止转动,而让成功之轮运转不息。

  (责任编辑:任 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