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多收了五千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7:4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陈 中

  据国家税务局快报,2005年全国税收突破三万亿,比上年增长20%,增收超过五千亿。

  税收增加,即意味着税基扩大,也就是说民间财富增长了,同时政府财政作为的空
间也变大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禁要思考:税收是越多越好吗?税收多出来的钱又应该怎么用?

  税收增加的原因,则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首先是GDP的大幅增加带动了税收的增长。2005年的GDP增长仍超过9%。另外,企业所得税也大幅增加,2005年10月份前的增长速度在20%以上。相当一部分效益良好的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期结束,也开始回报财政。个人所得税为整体税收的增加同样贡献不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税务部门征管水平有很大进步。再加上企业和个人的缴税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税收增加迅速也在意料之中。

  税是多了,但是一定是我们想要的吗?今年我们发展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如何扩大内需。而税收的增加和内需的扩大之间又有着相互抑制的关系。如果想要民间多消费,那政府就要少收税;政府的税收多了,老百姓的荷包相对就变瘪了。这两者之间如何调配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另外,不同行业和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的税收也要因应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要有所调整。比如,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我们对高科技企业就可以征收较低的企业所得税,为了使更多的人买得起住房,政府应该降低土地使用税以及

房地产营业税等等。而我国目前的税制又比较僵化,多年来几乎没有大的调整。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现实情况,灵活制定相应的税收制度,对行政以及立法机关来说,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

  当然政府一般不会排斥税收的增加,因为这意味着政府财政会有更大的作为空间。但如何使税收得来的钱不被浪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对政府来说仍然是个考验。

  以前我们的财政是生产型财政。财政部的作用有时更像一个银行。很多拨款是为了获取特定的利益而进行分配。但还是有所差别:银行的贷款不光是要偿还,还要收取利息。而财政拨款不但不用还,一旦套牢财政,即使是亏钱的项目,还能获得追加拨款。难怪地方上对申请财政项目乐此不疲了。2005年年末,中石化从财政部获取了一个100亿元的大红包。财政部的理由是:因为国内市场上原油和

成品油价格倒挂,中石化承担了企业不应当承担的损失,所以国家要给予补贴。但这样的补贴有没有体现公平?是不是只有国企才能获取补贴?是不是只有石油
化工
企业才能享受补贴?私营的石油化工企业能够得到补贴吗?2003年油价飞涨时,很多合资和私营的燃油发电厂倒闭,结果造成很多地区电力紧张。为什么财政当时没有给予他们补贴呢?这样的问题如果纠缠下去,恐怕会没完没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财政应该脱离生产型的角色,回归公共财政的职能。

  税收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发展,在公平的基础上实行收入再分配。在这一点上,一些发达国家做得比较好。即使在市场化比例和人均收入都较高的发达国家,医疗和教育这两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消费在政府开支中仍是重中之重。

  我们国家人口多,财政底子薄,完全由政府承担医疗和教育并不太现实,政府投入需要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但近几年一方面我们税收虽然连年增长,另一方面政府在医疗和教育改革进程中,并没有相应加大政府应尽的义务,反而有借市场投入而卸责之嫌。

  减少这两方面政府投入的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就是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内需的发展。老百姓为预备昂贵的医疗和子女教育费用而加大储蓄,更加不敢消费。虽然医疗和教育两个行业相对受益,却伤害了其他更多的一般消费品产业。

  今年财政部为了扩大内需,免收农业税以及实现西部地区免费义务教育,很好地体现了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职能。而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增加向医疗和教育领域的转移支付,值得期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