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财富时报:2006 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第四极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23:00 财富时报

  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正式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可能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五。而据专家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本报记者 伊周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准确地概括了任何时代投射在人们心头的影子。毫无疑问,这句话同样适合于刚刚翻开2006年书页的中国。

  GDP:让全球感受巨龙的呼吸

  大约500年前,欧洲开始了长期的兴起过程,达到了卓越的地位。过去200年,欧洲和它最成功的殖民地美国主宰了世界。直到二三十年前,日本单独挑战了它们的地位。随后,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都取得了繁荣。现在,巨人行动了。

  2005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4年159878亿元的经济总量的普查结果,GDP总量超过

意大利,正式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并迅速逼近排名第五的法国和排名第四的英国。比年快报核算数多出的2.3万亿元,相当于新发现一个欧洲国家(如丹麦),或者一个亚洲国家(如印尼)的全年产值的经济体。

  这无疑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在通信成本大幅下降和全球市场开放的两大驱动力下,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已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课题,而是具有直接影响的现实。

  新发现的经济活动与中国经济的其它部分截然不同:它们大多集中在私营部门,规模较小,且侧重于服务业,这一多样性,使我国的经济具备了更强劲持续发展的能力。有专家统计,经济总量的扩张,将使银行坏账占GDP的比例从8.25%降至7%。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也将从略低于20%的水平降至16%。

  英国《金融时报》载文称,世界经济正经历一场革命,在中国的率领下,亚洲回到全球事务中心的历史地位。这个国家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将改变世界。实际上,它已在改变世界。虽然冲击仍然不大,但不会一直如此。世界其它国家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去适应这种变化,而且还要利用全球巨变所带来的机会。

  中国迅猛增长的市场是一个无法抹灭的客观存在。在当前科技革命的伴随和推助下,中国已然成为一股改变全球的力量。它已经改变了全球贸易条件,把收入从与之竞争的轻工业产品生产国转向大宗商品和服务生产国,人均收入的增加为新的商品和服务创造了市场。

  文章说,具有更强购买力的消费者、认为攻读学位有意义的学生、以及考虑公司能否继续产生高回报的投资者,可能还没意识到,中国正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他们的生活。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正是一个具备如此经济规模、如此增长速度的国家崛起的涵义。

  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将无疑是一个对外国公司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站在一个更高点上看,中国超越美国(如果真有这一天的话),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时间表也将由此提前。《华尔街日报》曾访问过一批经济学家,要求他们预测一下中国经济何时会赶上美国。多数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将在未来20至40年内超过美国。

  美国中央情报局下属研究单位国家情报委员会在2004年曾发表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说,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堪与上个世纪的美国及19世纪的德国相提并论。到2020年,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将向亚洲倾斜,特别是向中国倾斜,中国届时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乐观的预测者都表示,由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已经在形成之中。中国现在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中国已试图利用其巨大消费市场和世界工厂的地位影响无线应用和无线通讯方面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就像微软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由于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因而成了全球标准一样。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刚刚公布了GDP的第二天,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无可避免地将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联合早报》报道说,布莱尔认为中国经济将成为推动“一切”的主导力量,包括油价上升和物价上涨。

  过去25年中,中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保持9%以上,而根据经济学家们的粗略估计,中国2005年的GDP总值将很有可能超过法国、甚至英国,从而再往前迈进一至两步。

  经济如此长时间地维持强劲增长还是不乏先例的。如果像美国高盛集团在2003年的研究报告中预测的那样,中国经济在2039年超过美国,那么中国实现这一超越将历时约65年。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花了约100年,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花了30年的时间。

  经济学家们说,美国和日本在其经济排名上升阶段所具有的许多优势中国也都具备:像美国一样,中国也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从而可以有效拉动内部需求;像日本一样,中国也有一支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大军,以及币值被低估的货币,同时还有可方便获得的资本和技术,在这方面海外投资者是主要供应方。

  从上个年末到这个年初,国外主流媒体几乎一致地从世界经济格局的高度剖析中国GDP的修正。美国彭博新闻社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信号。“亚洲国家肯定清楚这一切,不论是福是祸,表明中国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该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将成为该地区的政治中心。”

  博弈:用实力告诉世界

  早在国家统计局公布GDP重估的结果之前,有关我国GDP位居世界第四的消息就已经满天飞,国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好像一下子我们成了世界发达国家了。其实,一个世界强国除了超人的经济实力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等诸方面都要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国,往往要根据多种综合指标来评定。单凭GDP一项只能说明一个国家实力的增长,但不能作为评定该国是否为经济强国的唯一指标。房价涨了GDP会上去,外资来了GDP也会上去。

  民富才能国强。中国的人均GDP还只有全世界平均人均GDP的五分之一, 居世界100位以后,与世界发达国家还相差很远。

  是否拥有完整全面的钢铁、化学、机械、电子基干产业,是区别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根本标志,拥有完整全面的基干产业就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可能会暂时贫穷,但只要全面完整,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富裕的国家。

  以技术立国的日本,把技术力看作是比GDP更加重要的指标。“GDP可能被地震一瞬间摧垮,如果技术力还在,则经济的根本还在。如果技术力被摧毁,多大的GDP也会随风而逝。”所以日本学者反复强调产业结构而不甚关注GDP。1945年的日本,基干产业由于原子弹和大规模空袭变得支离破碎,但支持基干产业的技术和人才却完整地保留下来。所以,即使经济崩溃,满目废墟,但日本仍然是发达国家。其后用了约10年时间恢复基干产业,随后18年的高度经济成长,以自我基干产业不断完善发展为中心,人均收入很快进入发达国家水平。

  尽管我国的经济规模增长长期独步全球,但因为未能形成一套科学研究体系,也未找到将科学发现转化为商业成果的方法,产业链大多建立在依附他国的技术上,单位GDP产出的消耗仍然太高。全球分工下的中国,每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飞机。

  再加之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能源和水资源短缺,环境严重恶化,都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今后的100年,是海洋时代,抓不住海洋,就会失去前途。自古以来,中国就不是一个重视海洋的国家,至今仍然不是,虽然历史上有过伟大的郑和舰队,但可惜是昙花一现。石油的紧缺自不必谈,国家环保总局今年1月测定,全国70%的江河受污染,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中国50年内就没有可饮用的水了。人口的膨胀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极限,在未来20年内,这也是严重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之一。还有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也有可能引发广泛的社会动荡。

  除了内部的调整,在相互依存愈发紧密的时代,外部不断持续增强的国际压力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博弈。中国龙的这次跳跃,在引发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部分西方学者坚持认为新经济普查报告进一步说明中国已不再是那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正在成为新的经济超级大国。英国《金融时报》分析,修正GDP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可能引发美国发出要求中国大幅提高

人民币汇率的呼吁。

  由此可见,中国在走向盛世的过程中,在国际上的角色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不仅在国际贸易中,而且在国际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中国的支持,需要倚重中国的分量。一方面不断增长的实力决定了中国应担负起解决国际重大事务的责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要求中国担负起保护中国企业和民众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和安全,承担起解决和调和矛盾的责任。

  在2006年1月1日,中国对WTO的大部分承诺已经到期,包括政府经过利弊权衡决定取消2600年以来的对农民征收的所谓“皇粮国税”,也包括政府决心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此期间更有各种各样不可预期的突发与偶然的事件会对人们思想情绪带来冲击和引发波动。这些都会给2005年已经存在的思想的交锋推波助澜,都会给2006年带来不确定因素。

  博弈,是2005年中国的关键词之一,这个词的背后藏匿着太多世界对中国不为人知的质疑、忧虑和钳制。2006年,改变博弈结果的不是“困境”或“模式”,改变博弈结果依旧要靠实力的变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