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寻求市场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09:56 南方日报

  陈韩晖

  一瓶气的价格已成为互联网上各地居民的痛苦指数:在广州,15公斤瓶装气已突破100元。

  面对液化气价格飞涨,广东省物价局紧急出台”提价申报”等一系列临时干预政策。
但是从市场运作看,这种价格的紧急刹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严重打击了进口商的积极性,一方面是国际液化天然气气源价格上升,一方面是政府的限价政策,为降低风险,不少液化天然气进口商已开始采取低库存策略,对后市的采购也采取谨慎态度,进一步拉大了市场供需缺口。”提价报批制”并未真正起到控制液化气出厂、批发价上涨的作用--在市场供不应求的大势驱动下,物价部门制定的批发限价事实上成了”有价无货”。

  此次出现的液化气价格的调控难题实质上是一个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部门如何能有效调控事关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的问题--既充分尊重价格供求的市场规律,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生活利益不受损害,在市场与民生之间寻求一种富于管理智慧的平衡、协调。

  瓶装液化石油气作为完全市场竞争的产品,价格基本上是由供需决定。在供应紧张的时候,价格会上涨。面对这种局面,消费者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承认市场所形成的价格,不要求政府干预,这样价格可能确实会继续上涨,但只要企业觉得依然能够获得利润,仍会积极组织货源,而这反过来又会抑制价格的上涨。在国际市场液化石油气价格回落之后,由于供应企业之间的竞争,零售价格自然也会趋向回落。

  当前市场液化石油气价格一路上升正是由于供不应求引起的,要平抑液化石油气价格,当务之急是通过减免税费、政府补贴资金等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采购,加大市场供应量。如果不能保障供应,任何价格干预措施都没意义,如果市场缺货,瓶装气的价格到时想压都压不住。

  对于像液化气这种虽然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但又与民生利益密切相关、需要保持价格相对平稳的重要商品,要应对价格波动风险,治本之策在于通过政府掌控的商品储备、价格基金,进行更为内在的间接调节,这比直接的价格管制更为可取。这种运用储备、基金进行的调控方式,不仅使政府的市场管理行为更具有积极主动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如为缓解气价过快上涨给大众尤其是那些弱势困难群体带来的生活压力,可考虑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为鼓励企业加大采购,可给予一定补贴资金等,确保市场供应。由于调控更切合市场本身的供求规律、手段更为柔性温和,可以最大程度上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从而保证其调控效果的充分到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