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傅勇:政府需审慎运用亿元GDP死亡率考核指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02:09 第一财经日报

  傅勇

  1月4日,从国家安监总局视频会议传出一条消息,2006年,要把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指标。尽管只有这么“一句话”,可还是引起了不少关注。

  这首先反映了生产安全,尤其是煤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已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等行业和领域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如果亿元GDP死亡率列入考核指标这一举措真的得以落实,将有助于打破一些官商在安全问题上的“利益联盟”。

  各界对这则消息的关注,还因为考核指标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以往中央以GDP作为考核官员的主要维度,对GDP的片面强调造成了一些不平衡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应当审慎地考量考核指标的选取。下面用亿元GDP死亡率为例加以分析。

  亿元GDP死亡率指标的首先一个问题是,用它作横向比较时,各地方产业差异使得可比性很难操作。就煤炭行业来看,显然,由于我国煤炭资源自然分布上的差异,各省煤炭开采量和矿井数量差异很大。一些产煤大省,如山西、陕西、河南,事故发生的概率当然要大于别处。如果用亿元GDP死亡率作为衡量地方的指标,显然会造成“苦乐不均”的局面。再比如,假设我们用这个指标考查去年各省官员的绩效,有些省份出了不少事故,但由于其GDP盘子远远大于其他产煤大省,在GDP死亡率上可能还有一定的优势可言。

  其次,用这个指标作纵向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上面的困难,但也值得考量。其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可能会出现“鞭打快牛”的弊端,也就是说,现在做得好的地方,将来要做得更好才能在考核中不被指责。事实上,一些亿元GDP死亡率记录良好的省份没有出现进步,并不等于说他们什么也没有做。

  对于亿元GDP死亡率,一种较好的使用方法是进行相对绩效的考查。也就是说,用一省的亿元GDP死亡率与临近的或者条件相近的省份进行比较。然而,与一些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因素相连,偶然性的事故也使得这个指标有欠公正,官员的“成绩”也包含相当的运气成分。

  其实,其他国家安全防范政策值得我们借鉴。近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萨戈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3名矿工被困井下,最终12人遇难。此次事件因此成为美国近37年来最大的

矿难之一。然而,尽管美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之一,但矿难非常罕见。除了技术先进以外,制度上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对唯利是图的矿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严格;另外美国还规定,3人以上死亡事故,地方不得参与调查。

  因而,考虑到这些情况,简单地用亿元GDP死亡率进行横向或者纵向比较来考核官员,需要特别小心,以免带来激励上的偏误;而且,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更为持久和根本的制度性措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