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生态建设引起重大反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18:28 中国金融网 | |||||||||
2005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外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了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十方面因素,并坦言“金融稳定并不追求金融机构的‘零倒闭’”。此前的11月5日,曾被外界誉为“原子弹”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报告》终于浮出水面。在该报告中,人们能够清醒地看到中国各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是如此巨大,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比率相差十倍。人们也发现,发现中国金融部门资产质量之优劣,竟然70%以上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就是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
显然,在2005年,“金融生态”成为中国金融业新的选择——业内也已达成共识,改善金融环境。“金融生态”成了2005年中国经济生活中点击频率最高的词汇。诚如周小川行长所说,“金融生态”这个比喻,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这个词能形象地表述中国金融风险复杂的形成机制。 在那些一幕幕令人震惊、无奈的金融事件背后,“生存环境”,这个亟待健全的制度问题成为人们的众矢之的。2005年11月12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中国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对金融机构改革的力度,但银行不良贷款等问题的形成因素与成熟市场经济并不相同,其中大多与金融生态等外部环境不健全有关。 金融生态这个概念是2004年底召开的“中国经济学50人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首次公开提出,至此,这个词可以说已成当今金融业界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词语之一。然而,它具体有什么意义,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说清的。 由于金融是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的领域之一,从股市到期货,从利率到汇率,其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各界神经。此番金融机构将引入淘汰机制,加强市场约束,防范道德风险,无疑将早已为人诟病的金融体制推上改革之途;而脱胎于仿生概念的金融生态概念从提出到渐被国人接受,则反映了“丛林法则”在金融生态领域同样适用。 “丛林法则”的核心在于竞争,并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生态不仅关系到一个区域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是影响资金流向的重要因素,区域间资金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地区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即金融生态。因此,金融生态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就是竞争力。2006,我们也将金融生态和金融文化做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