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GDP增加2.3万亿不代表一夜暴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 08:49 中国经济周刊 | |||||||||
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结果,使2004年GDP骤然间多出了2.3万亿元,GDP数据修正增加量甚至超过一个欧洲国家(如丹麦),或者一个亚洲国家(如印尼)的全年产值。此次GDP修正对中国及全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我们又将以何种心态来迎接中国的这次跳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报道 日前国家统计局对外宣布修正GDP数据,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2005年12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公布的经济普查结果,改写了中国2004年的GDP总量,达到159878亿元,增加了2.3万亿元。这次普查证实2004年我国GDP总量被低估了16.8%。这一核心经济数据的修正,使得与之有关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传递出新的信息的同时,也使相关人群受到冲击,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内经济学家。 一天多出2.3万亿元 在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室,12月20号上午,袁钢明像往常一样准时到单位上班,但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天上午他打算什么事情都不做,一直盯着看网上同步直播的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 “没想到数据一下子出现这么大的改动。我一下子懵了。可喜的是数字是往上调,不是往下调。如果往下调,冲击就更大了。大到什么程度呢?我过去做的很多细微的分析都没有什么意义了,都白做了,因为以前的数据和修改后的数据相比偏差太大。现在数据一改,我们过去对一些问题的判断完全变样了。”袁钢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袁钢明这些年一直不厌其烦的和枯燥的数字打交道,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并且非常密切地观察数据的变化,有时候细微到0.1%的变化他都能注意到,现在GDP修正后猛然增加了2.3万亿元,确实对他的“冲击”不小。 袁钢明曾于2005年12月13日,到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开会商讨这个季度宏观讨论会的主题,当时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告诉他GDP要调整约20个百分点。闻听此言,袁钢明一下愣住了,对国内数字密切细微关注的他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何况自己还是研究宏观经济的? 更让袁钢明惊讶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钱颖一早在2005年7月份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就提出了GDP要大幅度改正的说法。同为研究宏观经济的国内学者,李稻葵、钱颖一为什么就能比他早知道此信息? “李稻葵、钱颖一他们两人都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可能现在还有职务,而且经常参加国际研讨会。可以肯定的是,外国的研究机构和我们国家权威的研究部门有沟通,他俩的信息很可能就是从国外的研究机构知道的。”袁钢明尽管笑着说这件事,但语气听起来有点愤然,他对《中国经济周刊》直言:“我们的数字对我们自己的研究人员隐瞒、保密,而比较隔膜、远距离地研究中国经济的国外很多研究机构,却总是较早知道这些数字。现在这个事情证实国外的研究机构在很多信息上超越国内的研究机构。希望以后信息对国内外研究机构最起码做到一视同仁。” 统计数据的准与不准 尽管国家统计局一直对外宣称我们的统计制度始终强调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统计工作的诚信度,但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在讨论一些问题时,每当遇到不合常理或难以解释的一些问题时,还是会有不少人会对统计数据表示怀疑。2004年中国的GDP总量到底是多少,国内外很多媒体一直都在关注,此间,国外研究机构对此也做了种种的预测和评论。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一些国外的投资公司等国外所有的研究机构也对中国公布的数字表示了不相信,甚至扬言,如果中国对数字再不进行真实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就“不客气”。这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与中国经济给外界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虽然这个GDP调整证实了他们这种不信任看起来有一定道理,可一直按照数据进行研究的袁钢明却认为,中国公布数据的可信度、可靠性还是很强的。 “我一般不太去怀疑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如果一遇到问题就怀疑统计数据,那分析工作就没法做了。我基本上相信我们的统计数据,至少相信数据的可用性。”袁钢明说,有时候,他就是靠对数据零点几的变动做出判断的。很多精彩的判断就出在细微的分析上。比如2005年10月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比9月份快了0.1个百分点,而11月份又退回去了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需求的这种细微变化对于判断通货紧缩是否会加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比如,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9月份慢了0.1个百分点,表明投资热有可能出现降温动向,但11月份又升高了0.2个百分点,表明上个月的变化只是一个波动,还没有形成趋势。 袁钢明认为,如果数据不真实的话,他所做的所有这些细微的分析就都成了无稽之谈。幸运的是,他感到多年来自己所做的很多分析还是站得住脚的,尤其是使用数据证实了自己的一些猜想时,就更觉得数据很有道理。 数字多估不代表中国一夜暴富 此次普查后的GDP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变化? 据悉,这次的统计结果和以往的数字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是因为2.3万亿里面,第三产业增加了2.13万亿,占了整个增加量的93%,第一产业基本上是原来的数,第二产业也增加很少。第三产业之所以存在着严重的漏统,主要是第三产业本身比较分散,很零碎,统计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这几年民营经济、私营个体经济迅速增长,往往都来不及统计。 作为第一次经济普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普查结果之外的一些数字也是相当惊人的:这次经济普查从2004年开始,历时两年,共耗资30亿元,直接参与经济普查工作的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普查范围包括除农业以外的所有行业,涉及19个大的行业归类,875个行业小类。全国参加这次普查报表填报的有500多万个法人单位、700多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近4000万个体经营户。普查共收到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报送的基层普查表3000多万张(不含个体经营户),“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数据10.6亿笔,以及各省(区、市)报送的综合表2万多张。普查数据填报的综合差错率仅为4.9‰,控制在1%的预定目标之内。 “虽然数据调整了,但是一些重大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的解决,比如说第三产业比重尽管上调了8.8%,但是仍然是偏低的;消费率、投资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投资率过高的问题也没有根本的改变。其次,中国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没有改变。比如说能源消耗仍然过高,2004年钢材、水泥消耗都是30%,GDP即使调整之后也是占世界GDP4%多一点。所以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没有必要太惊奇。”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向《中国经济周刊》谈了他对GDP调整后数字变化的看法。 据了解,现在国际、国内有很多人非常关注这次GDP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这次普查,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排行榜由第七位上升到了第六位,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向经济强国又迈进了一步?我们究竟该怎样客观、真实地来看待这个16.8%GDP的增量? “虽然GDP有了16.8%的增量,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不要认为数据发生变化很多问题就都发生变化了。”许宪春如是说。 在修正统计数据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了2.3万亿元,比原先估计的多了16.8%。虽然这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机构,也不会让13亿中国人在一夜之间变富,但这一变化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是否会带来一个影响,即世界其他国家会否更加强烈地要求人民币升值?进一步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观点 GDP修正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主持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嘉宾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陈兴动 巴黎百富勤中国总经济师 袁钢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所宏观室主任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 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修正数字是一大进步 主持人:2004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让我们的GDP统计数据在一夜间增加了2.3万亿元,也证实了国内外一些机构对中国GDP被低估的猜疑。如何评价这次国家统计局对GDP数字的修正? 钱颖一:统计局做的这项工作非常伟大。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中国经济的信息。其实我们都感觉服务业被低估了,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证明。半年多前在找不到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找一个跟中国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印度相对比。西方国家对印度的统计水平是相当认可的,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中国服务业的八个类和印度的比较。拿印度2002年和中国2003年已经有的数据比,在中国,服务业占GDP的34.3%,印度则是50.7%,差16.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餐饮一项就差了6.7个百分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的软件不如印度,金融不如印度,但批发零售、餐饮业不可能也不如印度吧?其次,交通运输仓储业,我们数字也比印度低2点多个百分点。但我们的公路、交通是公认比印度强的。第三项是房地产。这三部分加起来就比印度低了14个百分点。我在半年多前写的一个短文也提到中国跟印度发展阶段差不太多,印度的统计比较被认可,从比较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GDP被低估,而且是因为服务业被低估。现在证明这个判断是对的。 贾康:对于GDP的调整势必联系到很多宏观的判断,进一步引申到对原来政策的基本定位和要领把握的重新审视。GDP调整之后很多人士反映我们完成“十一五”的目标太容易了,虽然这话有些过,但至少表明可以提前一到两年完成,这些与对中国发展趋势判断有关。跟这个相关的还有一系列指标比如财政赤字占的GDP指标,现在是往下修了,我们原来判断可能是偏高一点。现在GDP调高了,这种指标表现的风险是降低的。还有一个大家特别关心的公共部门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这块又会下来一部分。还有一个宏观税负问题,因为中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高还是低,要做很多修正,无论怎么修现在肯定是向下修正的。这些对于我们的政策分析和以后政策的把握都是有影响的。因此,我个人觉得,统计局做这项工作非常有价值,因为决策的科学性源头是必须要有尽可能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撑。 陈兴动:GDP调整肯定是极其重大的事情,我非常赞赏统计局的工作。我做了十几年中国经济学家,满世界跑,背后时时刻刻替统计局解释,因为很多人说统计局的数字逻辑上有问题。所以,我认为此时GDP调整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低程度的调整,可能还有比较多的低估部分没有体现出来。但肯定地说这已经比原来大大前进一步了。 新一轮市场泡沫会否加剧 主持人:统计数据是经济学家分析工作的依据和根基,如果数据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那么过去做的很多细致的结构性分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现在统计数据进行这样大的修改,对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是否有影响?GDP的大幅修正,在投资、消费和人民币汇率方面的未来政策上有没有影响? 袁钢明:GDP修正不仅对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有很大影响,而且对经济政策也有很大影响。第一个问题,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这两年一直在争论。投资率真的达到了那么高,消费率真的降到那么低吗?这几年中国经济运行及市场机制功能发挥情况比前些年好得多,扩大投资的政策力度减弱,消费明显上升,投资和消费比例应当得到改善,但是数据表现出来的情况反而更加不合理。我们无法解释,以为是投资和消费的统计分类出了什么问题。现在看来,这几年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收入及消费支出漏报,是造成投资和消费比例数据不合理程度加重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问题,数据变化造成的经济结构变化,对未来有关结构调整方面的经济政策影响特别大。近两年宏观调控和中长期发展政策对能耗问题很重视,最近国务院刚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文件,有关部门把节能问题提高到居于所有问题之上的首要位置,都是以能耗过高、能源使用效率下降的数据为据的。政策部门对能源使用情况如何判断,直接关系到产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产业发展及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新数据改变了对能耗程度的认识,因而也会影响到政策的力度。 第三个问题,新数据会影响到对收入分配状况的认识。新数据将使城镇就业者和收入水平提高,这次普查把城镇居民收入调高以后,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拉大到1:3.2,新的数据将使这一差距进一步拉大,矛盾会更加尖锐,宏观政策的压力更大。区域经济差距可能会扩大。 钱颖一:这次GDP的调整对经济的判断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十一五”还没有开始,“十一五”规划对经济的判断和数字,这次普查提出了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由于我们的经济受到各种政策的影响,而这些政策又基于对整个经济的判断,这些判断又基于这些数字,所以我认为这一调整会对经济有重大影响。这里有宏观的层面,比如说M2(广义货币供应量指标)对GDP的比率调整,会影响货币政策。经济结构方面,现在普遍的判断是中国的服务业太低,中国的投资太多,中国的储蓄太多,出口太多,能源消耗太高。“十一五”中只有两个数字,其中一个就是关于能源消耗的。所以可以看到对经济的判断,五年规划都是基于GDP这个基本数字,一旦这个数字改了所有东西都要改。问题是改多少?假定第三产业加五个百分点、十个百分点、十五个百分点,这些比例将如何变化?这些新的数据统计确实是一个冲击,我们对我国的经济结构需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陈兴动:按照现在的数字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现在已经是第六大经济体了,今年统计数据出来以后我们将会往前提两步,肯定超过法国,要跟英国GDP差不多了。中国的GDP比以前大了从国际意义来讲,好处就是增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坏处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二是关于IPR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三是要对社会尽到的义务等等。 微观角度讲,投资者觉得投资中国的风险下降了,特别是金融行业,比如说NPR不良贷款率,出口占GDP比重依存度下降,贷款对GDP的比重都在下降,这些下降将会重新回头判断我们的银行并不是那么糟。这对国外的投资者来中国投资是有利的。但是很有可能兴起一股新的热钱涌向中国,中国可能面临新一轮市场泡沫的加剧,比如人民币如果升值,五年以上的资产泡沫会急剧积累,因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好,国家欠债比较多,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以后承受不了。 李稻葵:很多人认为,统计数据的调整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没有改变。比如说消费过低,投资过高,固定资产形成比重过高,出口依赖很大,顺差很大,这些问题没有改变。对这个问题我总结为“两变一不变”。我自己做了一个简单计算,比如说投资率调整之前是44%,调整以后降到38%,调整以后今年的固定资产占GDP的比重也能到40%的水平,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和东亚的历史上看都是非常高的。还有M2我计算,调整之后是170%,这个比重也是非常高的。比如贸易顺差,今年尽管GDP调整后也能占GDP的4%。出口经过调整之后占29%,这些都是非常高的数字。总的来说宏观经济问题没有改变,变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改变了,比如地区差距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加剧,再比如说GDP能耗改变了。第二个“变”是国际对中国经济看法的改变。比如联合国会费可能更多了,还有一系列国际政治、国际外交的影响可能会接踵而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