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效益审计的前提是透明决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04:53 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6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中,披露了10家中央企业领导人因为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高达145亿元严重损失的情况。针对类似情况,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强调,2006年审计署将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并开展效益审计工作。

  效益审计是一种经济审计,它是对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效益性作出的综合性评价。
通过效益审计,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同时,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责任审计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那么效益审计就无从谈起。

  在我国,由于科学决策体系有待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尚未落到实处,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效益

审计尚未全面铺开。除了在部分国有企业和部分地区实行效益审计试点外,我国不具备大面积开展效益审计的基础和条件。

  以教育部门为例,当前教育评估正在进行之中,但是,教学质量、科研水平难以完全量化评比。有些教育机构利用充足的教育经费,通过横向联合和人才引进的方式,短时期内大规模地出版学术论文,借以提高学校的整体质量,进而获取更多的教育经费。但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我国教育领域揠苗助长的常用手段罢了。审计机构要想对教育经费投入,特别是专项教育经费投入进行效益审计,必须全面深入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必须制定具有科学性的评估标准,必须把教育成果张榜公布,必须在一定时间段内综合考评教育机构的教学和科研质量。很显然,目前审计机构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更重要的是,效益审计是一种合法性审计。目前我国教育机构组织庞大,内部组织相对独立,教育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日益多样化,如果投入人力物力对政府教育经费的效益性进行审计,那么必然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审计的结果可能引起争议。

  所以,审计机关在强调效益审计的同时,必须看到效益审计在我国实施的局限性,在将责任审计转化为效益审计时必须谨慎。

  坦率地说,我国并非没有严格的财经法规,并非没有具体的财务制度。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不少违法违纪现象,与我国的财政体制不透明有很大关系。在一个缺乏透明度的环境里,试图依靠效益审计解决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问题,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其实,只要增加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就能够解决许多问题。

  在

墨西哥,总统官邸的一条干毛巾价值多少,都需要张榜公布。而在我国,有些数十亿元的重大项目投资,却不能给普通老百姓一本明细账。效益审计虽然在局部地区的某些行业内发现了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效益审计的具体规范,审计的标准十分模糊,审计的内容十分宽泛,所以,如果大面积铺开效益审计,有可能会转移公众的视线,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社会纷争。

  在现代法治国家,政府投资效益如何,主要依靠公众监督和程序决策。审计工作同样也需要遵循程序至上的原则。审计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责任审计上面。只要是恪尽职守,奉公守法,严格依照决策程序办事,那么,即使出现了投资失败的结果,也不应当追究领导人的经济或者法律责任。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人们很难确保政府投资不会出现效益低下、决策失误的问题。如果一旦出现效益不佳的状况,就追究领导人的责任,那么,政府投资者就会缩手缩脚,不敢冒险。所以,效益审计必须局限在特定的领域,在明确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开展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是一种事后监督工作,审计机关不能包打天下。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应当将自己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责任审计上面,通过对审计单位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进行审计,明确责任,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有权机关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如果在责权不明确的基础上,盲目开展效益审计,那么有可能会顾此失彼,浪费宝贵的审计资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