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人民网:医疗成内需瓶颈 何时花钱无后顾之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9:38 人民网

  世界银行上个月公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指出:“包括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网络的欠缺,是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老百姓需要攒钱,以备就医的不时之需。

  挣钱怕得病

  河南籍在京打工的吴先生,今年10月生了脑瘤,做手术除了用尽了他这几年打工所有积蓄,还找老乡借了1万多元,终于在11月做了手术。大病初愈后的吴先生说,出外打工最怕的不是生活苦、工作累,而是生病。因为没有医疗保险,看病太贵,往往是病得实在扛不住了才去医院。像吴先生这样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不在少数。

  即便是城市里有固定收入的人,大都也会因看病太贵太麻烦而把去医院看作生活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几百元的医药报销单,常常要在各个部门辗转。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21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全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在农村这种情况更是突出。

  花钱难负重

  卫生部统计,过去20多年间,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3年的6623.3亿元,涨幅高达1500%。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有明显欠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现有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运行还没有纳入正轨,成效并不显著。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三是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过低。在追求利润的诱导下,医院常常给患者开大处方,药价虚高,患者不堪重负。

  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一些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贫困人群没有钱看病,甚至因病致贫;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

  存钱为治病

  在目前的中国,很多人喜欢存钱,不敢消费,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看病。

  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13万亿元。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最终消费率却连续多年走低。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55.5%、539%,消费率持续下降。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20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人均储蓄过万元以及消费率的连年走低,体现了目前居民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心理。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在削减医疗改革等职能和负担的同时,社会没有形成有效的机构来承接相应的职能和负担,导致了居民对未来风险和收入预期的不确定,使其降低了消费意愿,进而加大了预防性储蓄。

  在世界银行看来,包括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网络的欠缺,是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银行上个月公布的最新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对大多数中国城镇家庭来说,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目前已成为家庭负担中的最主要部分,占据了他们收入的大部分。“未来养老、医疗及教育成本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储蓄,而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进个人消费。”

  有关专家建议,医疗、医保和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3个组成部分,只有3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首先,政府对公立医院或其他非盈利医疗机构正确定位,通过适当的补偿机制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其次,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问题,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第三,调整好医疗保险供、需、保各方利益。

  “这样,人民花钱没有了后顾之忧,总需求就会大大提高,国家经济情况就会大大好转,经济进一步发展,也就有了深厚的动力。”这位专家说。

  在临近2005年尾声的时候,本报连续3期推出拉动内需之系列综述,但依然难尽其意。原因在于扩大内需、鼓励消费这一话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到上上下下,既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又事关未来经济发展。(记者 李忠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