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口加工区贸易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9: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记者 杜海涛 带动加工贸易的发展,但各地发展不平衡 郴州出口加工区正在加紧建设,一期工程在2006年8月底封关运行;济南出口加工区通过验收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全面开花;泉州出口加工区建设进展顺利,预计
出口加工区是加工贸易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围网封闭,变加工贸易“放养”为“圈养”,对区内企业在通关、工商、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从2000年4月27日首批出口加工区获准试点至今,全国共批准设立了57个出口加工区,分布在23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中,37个已通过验收开始运作。其中,今年6月3日,我国又批准增设了18个出口加工区,分布在上海、广东、湖南等地。这批出口加工区正处在规划建设中。 出口加工区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从总量看,2001年,全国通过验收的出口加工区14个,进出口总值不足9亿美元,仅占全国加工贸易总值的0.4%;今年1—10月,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达466亿美元,已占全国加工贸易总值的8.4%。从2000年到今年10月,我国出口加工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1057亿美元,年均增长7.9倍。其中,近90%的出口产品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5年来,全国出口加工区没有发生一起严重的走私违规行为。 但有专家同时指出,在全国已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中,发展较快的仍然是少数。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副关长薛晓星调查发现,2004年,上海松江、江苏昆山等业务量居前五位的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接近310亿元,占全国出口加工区的93.2%,其余28家(2004年底实际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是33家)合计只有24.1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首批获准试点的15个出口加工区中,有7个2004年进出口总额还在1亿美元以下,最少的吉林珲春出口加工区只有261.3万美元。 薛晓星认为,由于过分看中出口加工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吸引力,有些出口加工区的设立脱离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招商引资方面出现困难;有的虽引进一些企业,但多数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持续发展潜力不大。可以说我国的出口加工区发展很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壳”加工区的现象。 单纯以资源换投资的模式,很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车间” 在杭州海关的工作记录上,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 一次,杭州出口加工区内的专业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东芝公司突然发现,从国外某公司批量进口的2万台液晶显示器由于质量问题无法使用,公司生产面临停顿。然而这批电脑的交货期限近在眼前,东芝公司紧急向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供货商采购了相同规格的产品。在随后的7天时间里,杭州海关专门拿出9名关员轮流加班,每天从下午4点值班到第二天凌晨1点,用最短时间保证了这批显示器顺利通关进区。 这种情况在出口加工区内并不少见。外贸专家说,但由于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两头在外,零部件的国内采购率低,加工链条短,不但给海关带来巨大的监管压力,留给国内的,很可能只是有限的地租和工人工资。 某出口加工区引进制造企业83家,总投资13.96亿元,今年前11月,进出口总值166亿美元,其中出口94亿美元。这个出口加工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该出口加工区共吸纳就业4.86万人,绝大多数是制造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工资水平每月在800元上下。前11月,全部工人的工资总额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 出口加工区的这种状况,已经让外贸专家感到担忧。他们说,单纯以资源换投资的模式,最终只能让出口加工区变为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车间”,外资看中的只是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同样,由于出口加工区加工制造的单一功能,允许在区内设立的仓储企业只能为区内企业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因此,区内企业需要的第三方物流只能借助于区外。企业对这种管理方式并非没有“怨言”。他们说,出口加工区以封闭运作的形式,对区内企业提供了政策优惠。但这堵封闭的围墙是一把双刃剑,它影响到了区内外物资的顺畅流通。 改变“加工制造”的单一功能,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如今,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也将进入新阶段。 专家认为,应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来规范设立出口加工区的条件,建立完善退出机制,避免出现“围一块地,荒一片田”的过热现象,让出口加工区率先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日,海关总署副署长盛光祖表示,今后将适当提高各省市申办出口加工区的经济指标,对个别发展滞后,招商引资项目太少的出口加工区,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未按时完成整改的,报请国务院批准撤销。 实现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完善管理,改进服务,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出口加工区。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比例,发挥辐射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海海关调查发现,目前,松江出口加工区周边已经聚集了800余家材料商、供货商和服务商,为区内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乃至配套服务。去年,加工区内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国内料件和设备的采购比重分别达到30%和20%,而在2001年,这一数字分别是零和3%。 为改变出口加工区“加工制造”的单一功能,盛光祖表示,今后将逐步赋予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实现向“加工制造为主,保税物流为辅”的转变,把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开展保税物流业务的重要节点,为区内企业提供便利,保证货物进出畅通。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26日 第十四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