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亚洲会成另一个欧盟 地区经济推动下的政治愿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09:02 21世纪经济报道

  尽管没有人期待亚洲很快会成为另一个“欧盟”,但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亚洲政治的内核正在发生鲜明的变化,加之这一地区大国经济力量的迅速崛起,防止经济奇迹的易碎以及寻找共同的经济安保体系,使十几年前的“清谈”,变成了2005年末,这一地区各国领导人态度认真的首次东亚大聚会。

  亚洲经济在日韩之后,出现了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飙升,近几年印度经济找到了
增长的推动力,使这一地区成为全球经济的巨大变量。在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之一后,印度的外资增长亦很迅猛;全球制造业迅速向亚洲地区转移,全球投资资本从这一地区获得迅速回报,过去被国际投行界认定的“新兴市场”迅速变成了一个拥有30多亿人口需求的现实市场。对一直排在“财富”500强名单中的大多数欧美企业而言,“争夺亚洲”成为他们唯一可以继续留在榜单上的正确选项。

  就亚洲经济的内核来说,迅速发展的经济体的脆弱显而易见,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对亚洲经济体的一个震慑,如何寻求一个能产生互保机制的金融安全体系无疑是互利的。同时,亚洲巨额的

外汇储备为建立这样一个体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同时,就亚洲经济体的利益协调安排上,中、日、印三大经济体面临共同的外部性:对矿资源、

能源需求的共同饥渴,即使各有算盘,但谁也不愿在经济利益的谈判上处于下风。近日,中印间就有了很好的开端。

  另外一点是往往被忽视的,那就是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尽管看上去,亚洲大型企业间充满竞争,但就整体而言,互补的潜力更大,这一点已表现得日益突出,如中国从亚洲的进口额将近400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贸易额1000亿美元,而且未来五年中国从亚洲进口越过两万亿元。这些进出口安排目标市场均是欧美。

  “亚洲梦”已经经过了几次轮转,当下的亚洲地区各国领导人均讲求务实,均面临着经济民主福利的课题,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希望在亚洲近邻获得更高认同感,在地区合作组织中找到发挥的空间,其它亚洲大国莫不如此。印度国父尼赫鲁就构想过“东方联邦”,印度近几年重新发现了亚洲,希望迅速站在亚洲的核心团队中。

  亚洲的引力在这次东亚峰会上初现,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高调表现。在舆论层面上,澳就是美国力量队列中的一员,但澳大利亚不断释放与亚洲大国的友好气氛,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霍华德虽然否认澳中关系仅只是建立在经济机遇之上,但他说中国崛起为经济和政治强国“对全世界有利”。

  日本是亚洲重要经济体,她对亚洲区域合作的议题是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虽然日本当下陷入历史问题的纠纷漩涡,但其包括中日经济在内的经济利益未受打击,体现了在亚洲各具特点的政治领导人的政治理性。

  东亚区域合作的势头并不能完全遮蔽亚洲其它地区的纷乱,中东地区、巴以地区、中亚地区成为热点却是因为战争与内部政治冲突,亚洲内部似乎有几个板块同时飘移。

  亚洲内部合作还处于搭框架阶段,但回到亚洲却是各国政治

领导力量的共同愿景。因为亚洲有大国,但没有超级大国。 (夏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