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难以重见天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 14:08 《华商世界》 | |||||||||
张海落马,健力宝陷入困境,很多人认为张海的牢狱之灾已成定局 本刊记者 陈振烨 2005年3月23日凌晨1点左右,张海冒雨开车从深圳赶到广州番禺某酒店,而目的仅仅是为了看一看《健力宝沉浮》的打样稿。
凌晨3点,在花了近2个小时看完该书后,张海扔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可能“不太适合”健力宝,该“反思”了。然后大步流星走出酒店。 尽管在之前任何场合,张海从不承认主政健力宝时有过决策性的失误,总是极力吹捧自己的“功绩”。但这一次,针对书中很多批判他的内容,张海不但没有提出半点修改要求,还毛遂自荐为《健力宝沉浮》宣传造势。 这一反常的举动还不算张海落马的前兆。 当晚10点左右,张海依然在电话里谈笑风生,并爽快地答应为《健力宝沉浮》一炮打响出谋划策。而仅1个半小时后,还在进餐的他因涉嫌“挪用资金”被警方拘留。那顿饭足足吃了6个多小时,花掉4000元。从此张海便彻底在公众视线中消失。 张海落马后,其颇为神秘的经历一段段被揭开——“少年天才”、“藏秘大师”、“资本屠夫”。在入主健力宝之前,有两段经历对张海影响甚深:一是作为藏传佛教爱好者和传功者;另外是作为资金操盘手进入资本市场。前者让张海成为日后争论的对象;后者则让张海“水性性格”,不甘寂寞。 有人将张海个性中的“水性”归结成两个方面:一是“见招拆招”,不做长远规划;另外就是“无常”,在张海的眼中没有定理,他说的话常常是虚虚实实,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以致张海后来被合作伙伴叶红汉斥为“说谎已经成为习惯”,由此可见其行事风格。 曾经的民族第一饮料品牌,如今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因为有了资本、足球和张海,健力宝就像一个患了“多动症”的孩子,四处出击,不时碰壁和招惹麻烦,最终以张海的落马,注定了盛极而衰的结局。 尽管如此,关于张海的猜想还远没有划上句号。当叶红汉重掌健力宝后,关于张海重见天日的诸多猜想又掀起一股小波浪。 7月6日,南方某体育类媒体传出:张海很有可能因证据不足取保候审。而9月初,该媒体更有鼻子有眼地描述道:张海曾以便装混在球迷中观看健力宝主场与大连队的比赛,并将回到深圳健力宝队重掌大权。 这些猛料的确让人难辨真假。10月初,经多方证实,张海及另一关键人物祝维沙仍被羁押在佛山看守所内。然而,针对健力宝一案,也有法律专家认为:检查机关一直没有对张海提起公诉,其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刺激媒体和公众神经的“健力宝案”,显然已非一句“股权之争”所能囊括。由于“健力宝案”所牵涉到的资金高达数亿元,而目前健力宝拖欠银行的货款更是多达20多亿元。 因此,在张海及祝维沙执掌健力宝期间,几乎可以肯定存在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张海还是祝维沙要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并轻轻松松地从健力宝案中“走出来”,显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