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时代信报:油价上涨论可休矣 需求方岂能乱方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14:46 时代信报

  胡斯然/文

  某些专家偏爱语不惊人誓不休。

  日前,王建和李稻葵,一个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秘书长,一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一唱一和地在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发表宏论:我国应大幅提高油价,使国内油价与
国际油价水平相当。

  李稻葵说,油价如果不提的话,我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就会上去。

  此言论一出,马上掀起轩然大波。

  提高油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并在国际贸易上,因为缺乏足够的定价能力,要承受更多的价格压榨。

  现在全世界都到中国买便宜和生产便宜的东西,这些活动以及派生出的繁荣无疑都会增加能源的需求,使得中国经受着高油价的冲击。在向国际市场转嫁无门的情况下,只能由国内高企的

房地产市场承受。而之前更易借贷的环境已经导致房地产市场火爆,导致了需求的快速增长。

  两位专家可能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他们也许并没有看到,中国的投资需求是基于对未来的过度乐观,然而,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乐观会是肤浅的。相信他们不会对中国目前呈现出来的出口收益下滑,产能过剩以及许多空置的住房视而不见。

  历史告诉我们,过分乐观通常会突然转变成悲观。如果投资出现反转,资产价格可能会迅速下滑,从而导致需求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怎么有能力承受油价进一步大幅度上升?

  事实上,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应该在全球范围内,设法降低油价。

  油价飙升的根源在哪里?就在于国际市场石油供给方的内部凝聚力越来越强,石油需求方的内部离散性越来越明显。

  世界石油市场上伫立着两大政府间组织。一方是代表石油供给国利益的欧佩克,一方是代表石油需求国利益的国际能源署。

  2002年以来的石油价格疯涨为欧佩克成员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收入。事实上,控制石油生产、维持石油高价符合欧佩克的整体利益。

  但从需求方看,石油危机以后,国际能源署极力倡导的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储备在缓解石油市场波动方面作用并不明显。反而,以OECD(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用户之间开始形成竞争。这些国家之间出现了尖锐的利益冲突,以致石油需求方越来越难以用“一个声音”说话。

  更重要的是,大型石油公司涵盖了上游和下游所有的石油产业链,石油价格上涨对他们而言甚至是有利无害的。

  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世界石油市场发展越来越有利于供给方。因此国内的油价不管怎么涨,也赶不上

国际油价的飙升。长期以往,中国的成长动力将变得脆弱,需求将崩溃,中国将因此成为亚太地区最易受攻击的泡沫中心。但我们的专家怎么只能看到降低对外的依存度的一面性,就自乱方寸,给国际市场上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不对称博弈因素雪上加霜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