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好举措何以遇尴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10:04 人民网-华东新闻

  邓建胜

  ●好举措付诸实施却意外遭遇尴尬,原因在于实现预期目标的配套措施跟不上

  ●“亡羊补牢”的态度也算积极,但是,这毕竟是效率低下的补救措施。如果深陷这种被动局面,又何谈提高执政能力呢

  有两条消息,颇耐人寻味。

  其一,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一年一度的冬季禁港休渔行动,本是着眼长远发展的好举措,却使大量渔民在休渔期间生活陷入困境;其二,针对某城市爆出“住院几十天花费数百万元”的新闻,舆论也是群情激愤,纷纷呼吁必须实施彻底的营利、非营利医疗机构严格分开的改革。

  这两条消息,其实都不是新鲜事,因为鄱阳湖区有计划实施冬季禁港休渔是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的,“看病难、看病贵”更是一个谈论纷纷近20年的老问题,希望参照国外经验对

医院创收机制实施营利、非营利分开也说了近10年了。而一些当初以为能一举解决问题的举措,为什么至今却给人顾此失彼的感觉?

  好举措陷入意想不到的尴尬,问题出在相关方面的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社会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其实都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之中,任何期望取得预想效果的新变化,必须尽可能预见这样的变动可能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在新举措实施过程中一并切实解决。鄱阳湖的冬季禁港休渔让渔民陷入困境,原因是禁渔期间渔民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能培训,转业门路狭窄;“医药分家”虎头蛇尾,也是因为配套改革不到位——尽管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都宣称是“非营利”机构,实际上政府给的政策是“自收自支”,这就很难挡住开大处方、增加不必要的检查及小病大治等问题。

  症结找到了,相信问题终得妥善解决。但是,依笔者的见闻来看,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出台新举措时,满足于“亡羊补牢”的多,“吃一堑长一智”的少,至于“举一反三、瞻前顾后”的就更少了。像休渔、医改方面的问题,身边比比皆是。比如,让人感慨反思了几十年的市区马路“永修”问题就是一例。笔者家门前新建了个公园,开放不到3个月,公园门口的那段人行道至少“开膛剖肚”5次。开始据说是施工单位为赶在国庆前竣工,仅在路面简单盖了一层水泥了事,验收过后主动返工铺了地砖。施工护栏刚拆,几台挖掘机就轰隆隆地开来了———自来水公司说下面的自来水管老化了,要更新大口径新水管。自来水施工的水泥还未干透,市政部门又来挖路,说是要把电线电缆“入地”。没过几天,又有公司派来了施工队驳接地下管道。

  “亡羊补牢”固然精神可嘉,但这毕竟是一种极不经济、效率低下的补救措施。从经验看,政府有关部门顾此失彼、不能系统全面地考虑问题,恐怕不是因为缺乏先见之明,而是条块分割和任期考核的体制使然———大到部门立法、小至马路施工,客观上鼓励的是“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痛治脚”的短视行为。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命题面前,如何终结没完没了无谓的“亡羊补牢”,或许就是值得深究的重要议题。

  《华东新闻》 (2005年12月20日 第二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