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透视天价医药费事件 多少个500万可以重建信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8:34 经济参考报

  “500万天价医药费”的主角——74岁的哈尔滨居民翁文辉生前可能没有想到,在去世3个多月后,自己的名字却因在生命中最后两个月的经历而为众人所知。时至今日,“500万医药费”已被媒体看作是现行体制下医患关系的集中爆发。

  笔者在网上浏览对该事件的评论时也发现,众人对医院的批评呈一边倒之势,“医生杀人”、“医院吃人”这样极端化、情绪化的话语也不在少数,对医生和医院的攻击开始出
现公开化和广泛化的趋势。

  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在看到这些留言后感到伤心和沮丧,他说虽然网上的留言往往过于偏激,但这毕竟表现了一种态度。而在现实生活里,不少病人在求医过程中,也对医生保持着一种戒备和敌意的心理,好像总在提防医生“光捞钱、不干活”,这让医生们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自古以来,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政治制度下,医生的职业在人类文明中始终处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原因很简单,这个职业涉及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无论是位高权重的,或是拥有旷世奇才的,在面对疾病和死亡威胁时,求生的本能都迫使他们尊重医生以及医生的治疗,而曹操杀华佗这样的故事则被传为了千古笑柄。

  但反观今天的国内医患关系,却出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不可否认,

医疗体制改革未达到预期目的,以及医学界不正之风的蔓延,是这场危机的诱因。少部分医学界的害群之马,以及社会上的假医游医,令处在弱势地位的患者产生了对医生治疗目的深深的怀疑,行医的目的究竟是“救人”还是“拿钱”,这前后的差别造成患者对医生态度的180度转弯。

  必须承认,在我国,医疗资源仍处在普遍稀缺的状态。无论是人均

医院还是人均医生,我国在世界上的排名都处在后面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还是缺医生的。这也造成了我国城市中大多数医院中的医生长期进行着高强度的工作。笔者的医生朋友说,他在北京一家医院中出门诊,每天要接待40多名患者,这个数字是他同学在美国同样规格医院中的20倍!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中,患者的不配合甚至指责往往是他最难以承受的。

  另外,医学的发展令医疗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普通人往往很难理解医嘱中的内容,这就要求医患之间要有最基本的信任,否则医患之间的猜忌必然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失的,不仅是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包括医生职业的名誉和形象。

  无论500万医疗费事件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医生和患者将都是输家,因为500万事件必然会成为患者心中的结:将来治病的时候,我们该相信谁?不知道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需要多少个500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