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人民时评:标本兼治看病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8:24 人民网

  王淑军

  继全国第十七次药品降价后,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又表示,将继续分批降低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

  “看病贵”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怎么解决?一种办法是遏制虚高药价,杜绝医生
开大处方、作大检查等等。为此,有关部门的相关措施一个接着一个出台,不断降低药品价格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由此,这又使我们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解决“看病贵”,实际上就是要让看病“付得起钱”。医药费用太离谱,原本付得起钱的人也会被“掏空”。因此,第一个渠道是让医药费用价格足够低,普通工薪阶层才能看得起病。

  即使医药费用处于合理水平,也不是人人都看得起病。第二个渠道是建立一个制度做保障,让“患者有其医”不再是梦想。

  先说畅通第一个渠道。许多人立即想到遏制过高的医药费用,但这只是“治标”之策。不断降低

药价,老百姓却仍然感觉看病贵,原因何在?你把A药大幅下降,利润就相对减少了。在医院和医生那儿,就会少进或少开A药,多进或多开药性相似价格相对昂贵的B药。在药厂那儿,要么嫌利润太低不生产了,要么把A药中一些不紧要的成份换一下,就成了新药C,价格翻筋斗往上蹿……

  因此,医药费用虚高,根子还是在“以药养医”的体制。医药不分家,医药费用虚高的“病灶”就不能彻底铲除。这些年,各种药店也陆续开起来了,但老百姓却很少拿着医生的处方去药店买药,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医药分家后,如何规范和监管医疗和药品市场?这都值得我们早做筹划。

  畅通第二个渠道,也就是建设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它将帮助那些因下岗、残疾、灾祸、突发重病等原因而没钱看病的人。原则上讲,医疗保障制度使更多的人受益,尤其保障那些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看病支付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普通群众“看病贵”,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的意义尤显重要。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45%的城镇人口和79%的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看病要自己掏钱。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者占贫困人口的2/3。在城市,相比1993年的数据,约23%的人退出了各类

医疗保险,他们多是劳保医疗职工家属、离岗、下岗等人员。如若这部分人的医疗没有保障,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

  医疗保障是个世界性难题。我国人口众多而医疗资源有限,这个矛盾不会一下子就解决。同时,无论是医药分家,还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有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这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所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19日 第五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