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经济周刊:建设新农村需要制度设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0:23 中国经济周刊

  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1∶3.3。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1∶4.0。这对要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就很难了。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遏制城乡发展拉大趋势的一个重要举措。

  ★“十一五”规划的起草者之一、中共中央研究室副主任 郑新立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的局面。今后要逐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这对我们欠发达地区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当然搞基础设施建设要从自己本地条件出发,不要过于超前。据了解,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搞了一年多,尽管那里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2800多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他们的新农村建设却干了几件实事:第一是道路。现在赣州县到乡的道路基本上都硬化了,其实这并不需要花多少钱,比如县里统一免费发给每户五、六袋水泥,农民有了几袋免费的水泥,就能把路基修出来。第二是饮水。现在全国还有2亿多人口饮水质量不合格。这是

十一五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地普及自来水,目前自来水在农村的普及率只有41%。赣州采用的是变频式水泵,买一个水泵也就一、两千块钱,在有水源的情况下,把水泵架上,再弄点管子就可以了。100户的村庄,每户拿50块钱,一共5000块钱,自来水的问题就解决了。

  另外,清洁

能源要发展沼气。十一五准备把沼气作为重点来推广,现在农业部一年沼气补助就有10个亿。有了沼气,农民就有了清洁能源,就可以把畜牧业和养殖业带动起来,在改善卫生条件的同时,把绿化也保存下来了。

  还有就是环境卫生。到农村会发现农户家里很干净,可是公共卫生环境却很差。所以这次我们搞新农村建设有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路障、清淤泥,把村里的环境整治好。另外还要搞“一池三改”:盖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这样就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落后方式。

  从公共服务上来说,首先是建设农村合作医疗。从现在试点的情况看,合作医疗的推广不在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一些西部地区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县,合作医疗的试点就搞得很好,关键是要设计一种对农民有吸引力的制度。其次是免费基础教育。明年在西部地区农村要免杂费,后年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学杂费也要全免,完全实现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

  建设新农村还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调动各方面建设积极性的投入机制。许多人认为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过程中,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到韩国一看却发现这样的阶段可以不存在。韩国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始搞新农村建设,政府财政拿出支出的1%买水泥、钢筋支持农民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他们的口号就是“勤俭、自助、合作”。在40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韩国城乡经济是同步发展的。去年韩国人均GDP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1∶0.94。在通过自己来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重要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这方面,韩国的一个很好的机制就是奖勤罚懒,第一年政府把水泥发给你了,然后政府派人去调查,看谁搞得好。搞得好的第二年加发50%的物品,搞得不好的就不发了。韩国的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也要建立这样一种奖勤罚懒的机制,通过政府的帮助调动农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变自己面貌的积极性。但要规划领先,民主决策;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一开始就让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走上一条健康的道路。

  (本刊记者王红茹现场整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