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相信眼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 13:08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评论员 仲伟志 年终岁末,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都会为我们带来一个温暖的话题。这是“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一个以具有震撼性人格力量的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品牌”,迄今已历三届。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不仅因其制作者中有我们的朋友,更重要的,正如《感动中国》今年的传播口号所言:“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
——这个口号,自然会让媒体人联想起1999年1月1日《南方周末》的新年祝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在此后的7年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成为一句流行语,已泛滥到接近恶俗,甚至于一说到这句话,有人就忍不住笑出声来。但若翻检内文,我们仍能重拾当年的感动: “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据报道,央视高层表示,今年的节目将秉承《感动中国》活动的传统精神,在2005年度时间内,寻找出更能让人“心灵震撼”的人物。看来,从1999到2005,中国媒体人从来没有忘记“感动”。尽管这种“感动”或多或少是以媒体价值标准为核心的产物,但当制作者在录制过程中泪流满面,说明我们依然拥有爱的能力,我们并没有丧失是非善恶标准和最起码的关怀。为此,我们愿意向我们的同行致敬,你们的努力,使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从12月19日开始,《东方时空》栏目将开始播出“感动中国”候选人的专题片,我们注意到,除了刘翔这样的偶像和英雄之外,依然有很多普通、平凡但却催人泪下的候选人:93岁的白芳礼老人,在其生命的最后19年里,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用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而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零;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家贫如洗,一个捡来的妹妹嗷嗷待哺,洪战辉却从小小年纪就独立撑起一个家,含辛茹苦,携妹求学;等等。——可以想见,只要你收看这个节目,你就会如主办方所说:为感动中国的人,献上你的感动。可以想见,这个节目,又会席卷多少国人的眼泪。 但是,这些感动的眼泪,也隐约使我们有所不安。首先,感动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候选人的痛苦被借用、被共享、被兜售,感动成为媒体的商品,并正在实现着价值的最大化——有消息说,《感动中国》的单一节目广告标的金额就达到1450万元。与此同时,《感动中国》实际上也是一种年度人物评选,但是,“谁最感人”的取舍标准是什么呢?是泪水的多少吗? 再者,在中国,像白芳礼、洪战辉这样的人,绝对不应该是稀缺资源,我们随口就可以说出一大堆在困苦中艰难生存的中国平民的名字—— 比如覃春菊,38岁,两个女儿的妈妈,丈夫出走。她卖苦力,背沙子,供女儿读书。山洪冲垮了她们的土屋。覃春菊带着两个女儿,背沙子,背石头。两个多月后,把房子背了出来。 这是重庆,大巴山中。 比如顾彩莲,26岁,两个女儿的妈妈。她不停地编织竹箩。丈夫赶场时,竹箩可以换点钱,买些盐巴。自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她的胸口就一直疼痛。她从来不敢想去看病。她说,如果我能养一头母牛,转过年来,母牛下了小牛,我就可以还钱了。 这是云南,丘北县官寨乡丫口村。 ——这样的人还需要寻找吗?还需要投票吗?还需要评选吗?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善良而坚忍的人民,他们应该每时每刻都在感动着我们。而现在,除了跟着央视做一次“年度叹息”,我们是否记得他们?我们往往称自己是弱者的朋友,我们希望扶助他们,“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但是,他们依然像五谷一样,从大海到内陆,无边无际、顺其自然地生长着,他们“一年到头的收获,远远低于其一年到头的伤痛”,我们的眼泪与感动,根本不能为他们带来安宁与满足。 当然,媒体将“感动”商品化也无可厚匪,因为《感动中国》毕竟也为社会带来了正向价值。令人不安的是,“感动”何以能够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眼泪何以能够成为换取丰厚收益的商品?实际上,这种“感动”,并不是那些贫穷的人民所渴望得到的。我们不能忘记了有那么多人,迫切需要我们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从洪战辉们的遭遇中,我们应该透过泪光看到那些本应承担公共职责的部门以改革的名义悄然隐身,我们更应该反省,父母何以不成父母、社会何以不成社会?“感动”不能变成被感动者自娱的载体。在感动之后,我们的确有许多事情要做,有许多事情可以做,而且可以做好。我们应该把感动转化为必要的行动,组织起良好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对此,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应该有最基本的承担,否则,再多的感动也是无效的。 悲悯与爱,是产生一个美好社会的前提,但仅仅如此,显然是不可靠的。我们不能让“感动”变成装腔作势的夸饰和毫无意义的废话。我们不仅要有眼泪,更要有理性的行动和信心。没有这样的理念和行动,那些逝如飞灰的眼泪,那些漫无目的的感动,其实比麻木不仁更加可怕,就可能是所有危险中最大的危险。我们认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相信眼泪,而是让我们相信未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