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郭国松:美国老人法院的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 13:09 21世纪经济报道

  郭国松

  美国并没有“老人法院”,这个名字绝对是我生造的。可是,你看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那9位大法官,个个都是老得不行了,而老百姓似乎一点儿也不担心他们的年龄,从来就没有争论过他们会不会老糊涂,乱判一通。今年好不容易才出现了大法官奥康纳女士宣布退休的“冷门”,紧接着,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又不幸病逝,这对于那些踮着脚尖望眼欲穿
地盯着最高法院那九尊宝座的资深法官,算是遇到了“百年等一回”的机会。

  这个时候,伦奎斯特已经81岁(媒体报道为80岁,实际1924年出生),从1972年被尼克松提名为大法官,直至担任首席大法官,历时33年,被称为“七朝大法官;奥康纳75岁,1981年由里根总统提名为大法官,在任24年,最后以照顾生病的丈夫为由,卸下最高法院的法袍。另外七位大法官分别是:斯蒂文森85岁、斯卡利亚69岁、肯尼迪69岁、苏特66岁、托马斯57岁、金斯伯格72岁、布莱尔67岁。

  相比之下,接替伦奎斯特担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罗伯茨不过50岁,让这个“年轻人”登上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宝座,如果他也像历任首席大法官那样长寿,至少也要在这个位置上盘踞30年以上,对于那些现年50岁左右,将来有望问鼎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席位的优秀法律人士而言,简直就是绝望!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终身任职,在正当行为之内,甭管“驴”(民主党)“象”(共和党)如何争斗,谁当总统也拿他们没辙,更不用看任何一个政客的脸色。除非他们觉得实在过足了大法官的瘾,自己决定辞职回家养老,否则,就只能像布罗克(1864年终老于任上,87岁)、伦奎斯特等人那样,一直干到死为止。

  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宪法被视为世俗的“圣经”,神圣不可侵犯,除了倒霉的官员外,任何一个小民都能从宪法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而看护这部“圣经”,并且屡屡将它解释得思想光芒闪烁的,就是那9个老得不行了的老先生、老太太。自然,如此重大的使命,交给年轻人是不能让人放心的,这是尽人皆知的朴素道理。更深刻的内涵,正如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大法官之一的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在于经验。

  正是基于经验是法律的生命的判断,英美国家在选择法官时,从来遵循的就是越老越好的原则,所谓“法官老的好,律师少的俏”。中国法学界对霍姆斯大法官时常津津乐道,这位老牌法官被总统提名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时已经61岁,此后,他居然不知疲倦地一口气又干了30年,直到91岁时退休。他往法庭上一坐,白头发,黑法袍,那才是一种十足的司法的威严。

  因此,美国的学生从法学院毕业后,想直接去当法官是断然不可能的,你必须老老实实地去考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资格证,找个律师事务所实习,跟在大律师的屁股后面转上几年,然后再慢慢成为执业律师或者去当政府的检察官。许多年以后,当你在律师或检察官这个行当里已经足够优秀,且道德记录良好才有可能获得初任法官的提名;再经过若干年的历练,继续以德才兼备的条件,从基层法院系统中脱颖而出,成为上一级法院的合适人选。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当最终有机会进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或州最高法院这一层级时,基本上都是五十岁上下的人了。所以,在英美等国,以及深受英国普通法影响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40岁以下的法官,他们都是从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资深律师和检察官中选任的。

  美国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它不直接培养法官,只培养律师和检察官,但是,法官必须从律师和检察官中选任,既确保法官对法律的信仰不会背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观,又能够始终维持一个业务素质精湛、道德操守良好的稳定的职业法官群体。

  这种选任法官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最高法院此前公布的“二五纲要”中,正式提出了将来逐级遴选法官的改革构想。可以想象,中国将来能够按照这个思路选任法官,那么,你可以找到年轻的律师和检察官,却找不到年轻的法官,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良性循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