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改善民生方能提振内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 11:39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周城雄

  如何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内需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八大任务中,第二项就是强调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毋庸置疑,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内需是经济发展之根本,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状况的改善,对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了扩大国内需求,政府明年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除了增加城市低收入者的低保金,提高公务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再次提高农民现有的补贴水平外,还将进一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和新的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以间接提高人民收入。

  国内消费需求的提振会因为以上收入的提高得以实现吗﹖答案并不那么乐观。我们发现,虽然我国居民收入这些年来已经大幅度提高,但是,居民未来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也在大幅增加。几个关系民生的重要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未来的消费能力。

  在住房方面,近几年来全国

商品房销售价格一直呈增长态势,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价格快速上涨,有些地区甚至上涨了一倍以上。许多没有购房的家庭收入已经跟不上
房价
的增长速度,可是他们仍然不得不继续增加购房储蓄,所以只能降低其他消费支出。

  医疗方面,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节节攀升也是不争的事实最近曝出的550万元天价医疗费事件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医疗已经成为暴利行业。而且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却极不完善,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覆盖不足城市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而在农村只覆盖了全部人口一成左右。为了预防生病特别是大病的开支,人们不得不增加储蓄,即使这样仍然经常可以看见许多因病致贫的故事见诸报端。

  此外,近些年来教育费用也在急剧增加。全国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其中增长最多的就是教育费用。根据近年来多项调查,子女教育费用在城乡居民储蓄目的中均列第一位,超过了养老与住房。而近十年来,教育乱收费高达2000亿元,一名大学生的学杂费从1989年的200元已经涨到了1万元,上涨幅度达到了50倍。

  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住房、医疗和教育基本上是刚性需求,不论价格如何上涨,这些消费都是必须保证的。由于其占居民家庭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更有人称其为三座大山正是由于这些刚性支出的预期增加,并且其增长幅度超过了许多家庭的收入增长预期,导致居民不得不压缩其他开支,增加储蓄来保障这些重要的开支。

  因此,要增加居民消费,无论对于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除了要提高他们的收入,还必须让他们预期的收入增长超过预期的刚性支出增长。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增加人们的收入之外,还应该降低人们对于刚性开支的预期。换句话说,应当增加财政对于住房、医疗和教育基本保障的投入,控制住房、医疗和教育价格的增长幅度,降低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支出比例。

  民生乃国之大计,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我国始终要把民生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完成了解决温饱的任务之后,住房、医疗和教育成为奔小康阶段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增加国内需求,也关系到

中国经济能否平稳较快增长,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改革的成败。民生为纲消费为目纲举则目张我们的社会必须实现贫穷者与富裕者,都能够居者有其屋、患者有其医、学者有其教,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放心地去进行消费,全体国民也才能真正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