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非贱卖论是洋奴哲学 应暂停引进国外投资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2:5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我们正处在大变革时代的关节点上。再过若干年,我们回头审视今天发生在中国的一些“大辩论”时,或许会感慨说:原来如此!这其中,便包括“超女”的疯狂“溢价”和国有银行的“被贱卖”。 超女“溢价”,是偶像制造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多数人迷狂,少数人数钱而已。但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却不那么简单。人们关心的是,国有银行改革在引进外国投资者
银行业变革是国内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正是这个堡垒,高度承担了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最高信用———国家信用。对很多人而言,把这样有政府信用象征的“机构”改制成“企业”倒也罢了,但把他们“卖”给国外投资者是难以想象的,更不用说还是“贱卖”! 面对“贱卖”质疑、建行、中行、交行的高管们和主要金融主管官员“扎堆儿”澄清,但也因“内部人的自我辩解”而显得“弱不禁风”。 比如,建行2港元多的价格马上让人想到当年深发展、浦发甚至华夏银行在A股市场登陆时几十元的高溢价。 相比之下,建行在香港股市的登陆价不显得太便宜了么?建行股票上市后的强劲走势更加证明:当初的价格定得太低了。不仅如此,甚至有人放言,如果建行在国内上市,也这么便宜,全国人民会打破头地去争抢建行股票。 有人还指出,汇金公司已经把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再加上四大行的资产重组,他们的内在价值早已得到大幅提升,根本就不是原来意义上呆坏账缠身的企业,再加上几十年来他们在国内所形成的难以匡算的无形资产,其每股的内在价值又如何赶不上一个宝钢股份呢? 言者凿凿,闻者戚戚。反驳“贱卖论”的行长们肯定是不愿听这些言论的,因为他们是操办者。 但无论怎样,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谈判曲线”,即国有银行卖给所谓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资产溢价越来越低。资料显示,去年中国交通银行引进汇丰银行时获得了86%的资产溢价;今年建行股权转让仅获得17%的净资产溢价;中行获得的溢价更低,只有10%。而对工行的股权转让也只有15%的溢价预期。 与交行相比,其他银行出卖股权的价格可谓是“一年不如一年”。国人又如何能满意现在的“银行改革”呢?莫非“盈利能力大增”的其他三大行,其价值在近一年多来反而一直在下降? 对此,质疑声从来没有间断,而具有代表性的言论莫过于如下两人:安邦资讯首席分析师陈功表示,100亿美元换来国内三大国有商业银行10%-15%的股权,这简直会成为世界银行界的历史性事件。而我们还在求着把股权卖给别人。而德邦证券总裁余云辉则认为:“国内金融企业在境外像甩卖温州鞋子一样竞相甩卖金融股权。” 当然,对“贱卖论”不以为然的人也不少。除了银行行长们集体发声外,有经济学家也给出了答案,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钟伟先生。他表示:“如何回答国有银行被贱卖这一尴尬问题?答案很简单,在法治环境下,交易即合理。”按照钟先生的逻辑,我们的国有银行“黑洞”多多,无疑是缺乏想象力的,这才是他们价值被“低估”的真正理由,钟先生甚至开始为外资在中国的命运忧心忡忡起来。这是典型的“洋奴哲学”。 然而,我们要说,如果都以这种“自轻心态”看待我国银行业的变革中所暴露的问题,那么我以为不如暂停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因为,在银行改革路径选择上,业内专家本来便有“排斥优质国企入股”以及“外资少量参股换不来核心技术”的看法。 事实上,银行资产的价值评估本来便是很专业的事情,局外人怀疑也很正常。我以为当务之急并不是一定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而是让百姓和政府信得过的中介机构对国有银行资产的价值做出权威的评价。如果一意孤行,在“贱卖论”质疑声中继续“贱卖”,那么有些人便注定要说不清楚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