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惟利是图不是市场经济真谛 莫让救命药没了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7:25 红网

  近日,上海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关键药物“环磷酰胺”断货,患儿面临生命危险。据了解,这种药物疗效好,毒性反应低,但就因为价格便宜,几乎没有厂家愿意生产,事实上还有更多价格低、疗效好的药品面临停产、短缺困境。当百姓纷纷抱怨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时,廉价“救命药”为何无人造?(12月7日 新华网)

  患白血病入院治疗1年多的明明(化名)不会想到,历时半年、好不容易配对成功,骨
髓移植手术却无法按期进行,因为医院里的一种关键药物断货了!明明的母亲心急如焚,与医院医生一起四处奔走寻药,并且向兄弟省市发出求助,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关心之下,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紧急筹集到了200多支环磷酰胺,解救燃眉之急,明明的骨髓移植手术也将择日进行。

  作为经过长期科学实验和临床验证的传统药物,环磷酰胺的疗效较好,但现在愿意生产这种药物的厂家屈指可数。上海原先的一家药厂目前也已经停产。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在内的多家申城大

医院都不得不对环磷酰胺采取控制、限量使用措施。一旦出现环磷酰胺严重告急,只能通过医院之间相互调剂来应付。

  作为传统药物,厂家和医院都卖不上价,它再好在市场经济规律中它也是个“弃儿”,如果它是镰刀或者粗布卖不上价,不生产也就算了,可它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药品啊,怎么能和日常消费品相提并论!都说黄金有价,药无价,其实是想说生命是无价的,健康比黄金还珍贵。现在医药行业,药厂变着花样“推陈出新”,医院的“白衣天使”也是“惟利是图”,疗效和价格总不成正比,无奈老百姓只能发发牢骚,毕竟有了病你还得上医院,求医生。

  现在是市场经济,主要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医药厂和医院也不是慈善机构,不可避免的要遵守这个价值规律,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市场经济的真谛并不全是惟利是图,况且医药厂和医院还并不能纯商业化,它的运作还要受政府的管理,如果遇到“天价”治疗费用,老百姓也可以提出疑义。对于环磷酰胺这种药品的短缺和停产除了反映出药品的利润低,也折射出政府的某些医药主管部门管理业务的不到位,我们不能光说药厂惟利是图有错,也不好评论医院为了奖金专进利润高的药品就不对,让哪家都能说明理由都能讲出一大堆“难言之隐”,这就需要政府实施服务和干涉职能,不要等到真的出现“药慌”,政府才高度“重视”。

  (作者:侯作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