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可以追求财富分配公平 但不应超越中国的国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4:27 中华工商时报

  周天勇 张立栋

  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谈财富的公平分配

  记者:您的观点目前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他们普遍认为,公平是第一原则,而效率应该在其后。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周:首先,我想澄清一个概念,我在之前以及今天所讲的公平是指财富的分配公平,而非政治式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概念。我觉得一个经济学学者,最重要的是,要将国家实际的情况告诉社会。比如,中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只耕种了4亩多地,长江以南劳动力人均不到1亩,黄河以南两亩多一点;而日本、韩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13-15亩,巴西、法、英、俄罗斯、美、加、澳等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为55、245、290、440、890、1400、1600等亩地;比如后面这些国家的农业人口比例为1.5%-6%,我们国家的农村人口达76000万,农村人口比例达60%;我们国家的人均财政收入只有2300元人民币,一般的发达国家人均财政收入折人民币在80000到100000元。中国赶上北欧等国家的发展水平至少可能还得50年左右。因此,想在这样一个国力水平下,想实现北欧那样国家的福利和公平分配,根本是一种空想。财富的公平分配,不能超越国情国力和发展阶段。

  投资、创业、就业等效率优先是解决中国公平问题的前提

  记者:您说的“效率优先”具体是指什么?

  周: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就业岗位少,企业数量相对少而纳税相对少,劳动力丰富而过剩。如果不鼓励投资、创业和就业,中国财政和国家是根本保障不起的。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城乡收入差距、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方面,通过抑制投资、抑制创业,忽视如何去就业,通过将收入拉平的办法,缩小收入差距,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极其危险的。要提出的问题是,没有资本的投资,没有劳动手段,仅有劳动,能形成就业岗位吗?资本没有收益,有人愿意投资吗?没有人创业,没有人办企业,哪里会有就业岗位。2004年国有和集体企业减少了270万个工作岗位,而个体、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在创造的就业岗位中占80%以上,其中仅私营企业就创造了450万个工作岗位,占新增就业980万的45%。行政事业单位要减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要减人,如果我们不将投资、创业、自我就业方面的事情放在优先的地位上,那么,我们的就业和吃饭问题怎样解决呢?

  关键是改革阻碍投资、创业和就业的体制障碍

  记者:创造财富需要公平的机会,如何才能创造这样的机会呢?

  周:目前,对怎样将投资者的收入水平减少一些讨论得较多,而对投资、创业所遇到的各方面的阻碍,没有更多的人去关注。比如,各级政府预算外收费、罚款达10000亿,其中工商、质检、城管等政府各部门对个体工商户、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各种“合法”及乱收费、乱罚款,我估计可能高达3000亿左右。如果以2万元可以解决一个劳动力的就业看,仅政府各部门和行政性事业单位的收费和罚款就灭掉了1500万个就业机会!比如,对个体工商户、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各种政府审批、检查、处罚太多,注册登记环节还是较多,各种限制还是太多;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方面的手续也还是太多,据一些企业说,投资项目核准制后,比原来的审批制还要麻烦。为什么这样一些阻碍生产力发展、活跃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的问题,政府一些部门想方设法进行审批和收费,就不能成为讨论的重点呢?如果一个社会,对于阻碍投资、创业、就业的一些障碍,默认为是合理的,都不大关注;而精力都放在财政非常有限的财力能不能分到我头上,大家都不去想将

蛋糕做大的效率方面的问题,而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在一个特别小的蛋糕上分一块,我想这个国家的经济最终会崩溃。

  重要的是体制、权力和机会公平

  记者:很多人质疑您的观点或许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目前缺乏公平的机会,而这正是他们对“公平比较敏感的原因。

  周:我想消除腐败等渠道形成的不公平分配,这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对于高收入的群体征收所得和财产税,这也是天经地义的;财力虽然有限,但也要更多地向公共服务领域转型,这也是毫无疑问的。对此,我十分赞同。但是,如果说要更加注重公平,比起财富的公平分配看,更加需要的是体制、权力和机会的公平。比如,如果农村的集体土地与国有制之间等价交换,每年征用耕地300万亩,每亩如果有10万元到农民手中,就是3000亿;比如,在保护农民的劳动权利上,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建设项目,如果不实行财政拨款一点、自筹一点的体制,农民就会有保障的从城市的建设项目中拿到3000亿元;比如如果政府的收费实行社会听证制度,政府合理地只收税,各部门不要乱收费、乱罚款,废除各部门和行政事业性单位的自收自支,或者收支两条线、超收奖励、罚款分成体制,就可以从社会少收至少5000亿的财富;如果再因政府放宽注册、许可、审批等政策,少收费,增加1500万个就业机会,每人收入按照每年10000元计算,劳动者就可得到1500亿的收入。体制、权力和机会公平形成的效率,会更加促进财富的增加,才能使我们有财富逐步公平分配的国力条件。

  政府在公平分配方面不是说没有事情做

  记者:政府在公平分配方面有什么空间可以去做?“财力无情是不是可以成为不作为的借口呢?

  周:虽然财力薄弱,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些微薄的财力就不需要公平分配。我认为,首先,政府各部门行政和利益相分离,执法和收费相分离,建立一个为社会服务而不向社会乱收费的廉洁的政府;清理政府各部门的收费、罚款等项目,最大限度地将政府用税收供养起来,废除政府各部门和行政性单位的自收自支体制,更是需要废除收支两条线、超收奖励、罚款分成的这种严重抑制投资、创业和就业的体制。其次,要切实清理审批事项,给投资、创业和就业,以更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再次,虽然财政实力有限,但是要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需要进行政府后勤、公车消费、接待方式、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把行政公务开支的比例压低下来,把一些低效率的事业浪费压低下来,把一个吃饭养人的财政转变成公共服务型的政府。使更多的资源用于教育、卫生、社保等领域。

  总之,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城乡、居民间、地区间三大差距的拉大确实使人忧心,但是愿望无法代替现实,感情不能解决中国不公平的事情,只有理智地面对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稀缺、生产力还很不发达,财政实力有限等这样一些国情,以更加迫切的意识、观念、体制和政策,去促进投资、创业和就业,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