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导向还是市场导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在稳定现有成本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同时,还需探索如何吸引市场导向型投资 特约评论员 梅新育 按销售额排行的2004-2005年度中国外资企业500强名单于日前发布了。分析上榜企业名单,我们可以发现制造业企业在其中占据压倒多数,而且排名普遍居前。在全部上榜企业
进一步将外企500强与2004年出口企业200强排行榜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榜名列前茅的上榜企业多有重合。外企500强第1名与出口企业200强第1名都是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外企500强第2名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在出口企业200强中排行第3,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在两个排行榜上都名列第4,外企500强第5名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名列出口企业第2名。上榜外企由此普遍表现出了强烈的出口倾向。按照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将企业出口收入折算为人民币,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外企500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制造业企业出口额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了70%:如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的出口比例高达96.5%,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出口比例为73.2%,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的出口比例为72.1%;……最令人惊奇的是,某些上榜企业的出口比例超过了100%,亦即出口额高于销售收入。 据悉,外企排行榜上的销售收入来自各家企业自己的申报,出口额数据则来自海关统计,账面上出口额高于销售收入的现象究竟成因如何,还需进一步探讨。 不考虑某些企业账面出口额高于销售收入的现象,外商投资企业如此之高的出口倾向意味着什么?它首先意味着我国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多数仍然属于成本导向型投资,而不是属于市场导向型投资;他们之所以来到中国,更多地是将中国作为低成本的生产地点,而不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种动机,一方面表明,我国要转变对外经贸增长方式,要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将扩大利用外资与提高国民收入结合起来,消除失控的“财政倾销”和“社会倾销”式招商引资竞争,必然要遭遇相当强大而广泛的阻力,因为上述措施必然会提高企业的人力、土地和环境支出,从而削弱我国在吸引这类投资中的“优势”,我们在调整外资政策时必须全面考虑,慎重行事;另一方面也表明,无论我们如何改善投资环境,这类成本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也必然会有着较强的波动性,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让我们在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格局中居于不利地位,不可能永远让我们的工人无法通过合法、有序的途径分享国际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果实。 而且,尽管某些范围经济效应突出的产业必然会具有很高的出口比例(如电子信息产业),但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一个内需虚弱、过度依赖于外需的经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甚至在吸引外资工作本身,不仅就全世界而言,仍然是美国这类以市场导向型投资为主的国家吸收了最多的外资;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正如经合组织6月发布的《外国直接投资与近期发展》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市场导向型的国际直接投资也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不仅是在选择低成本的生产地点,而且越来越多地是在选择接近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意味着人口众多且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国家更能够得到外资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我国引进外资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许在稳定现有成本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探索如何吸引市场导向型投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