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是贪婪者的通行证 谁制造了550万元大手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10:26 南方都市报 | |||||||||
中国观察之秋风专栏 住院66天花550万元医药费,但是救不了一个人的性命,这是发生在哈尔滨医大二附院的医患纠纷事件,说来并不奇怪。现代医学即使面对最简单的疾病,比如感冒,也是软弱无力的,更不要说致命的疾病了。患者家属翁先生无法忍受的是医院的欺诈、偷盗——当然,在相关执法机构确认之前,这些罪名都是“疑似”。
不过,第一,根据人们长期的经验,这些“疑似”最终似乎总能被证实。但是,第二,执法机关本身是否可信,令人怀疑。第三,某些医生盗用患者、尤其是长期住院患者的名义,为自己、为自己的朋友盗开药品,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 有些人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市场化”,其实是张冠李戴。原因在于,此种现象不自今日始,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就非常盛行。笔者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一家医科大学附院住院的时候,就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过这种现象。只是,有些医生护士倒也颇懂得文明礼貌,在冒名开药之前,会与相关患者商量。或者大多数医师护士所开的只是价值几元、几十元的药品, 事实上,正是那种医疗体制要为此种广泛存在的冒名开药(其实是一种盗窃行为)承担责任。彼时的医疗福利制度只是部分人的特权:公家的人享受着公费医疗,其他人被排除在外,其中就包括医师、护士们的家人或亲朋。于是,有些医师和护士就成为国家福利泄流的一条管道。至于患者,所花的是公费,用公家的钱讨好医师、护士为自己服务,何乐而不为。只是到了今天,翁先生心疼自己的钱,所以才会大声疾呼讨要公平。假如那位仙逝的老先生享受全额公费医疗,大概也就没有维权之事了。 医师、护士们的道德感,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丧失的。在计划经济时代,除了少数例外,普通人多有一种有趣的心理:偷私人的东西是偷,偷公家的却不算偷。这种现象,很多天真的年轻人或者装傻的中年人现在不愿相信;但今天国有企业经理层的贪婪,就是那种体制的一种遗存。 对此种心理,经济学家可以给出很好的解释,比如,著名的“公地悲剧”假说。“反正是公费,不用你掏钱”,就是这样的自我辩解,腐蚀了部分医师和护士的道德感,把贪婪和无耻种在他们的心灵。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医院的商业化体制,则让部分医师和护士在为自己盗窃之外,又增加了为公家——自己的医院盗窃的动机:医师、护士得完成医院布置的创收任务。 可以说,计划体制已经导致道德感流失,到扭曲的商业化体制下,没有约束的贪婪赤裸裸地喷涌而出,极端得让人瞠目,频繁得让人麻木。哈尔滨那家医院的做法,就是把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疯狂会就此打住吗?往上下左右看看,是否存在某种至少看起来有效的机制、环境?约束医师和护理人员,让他们知道什么不能干,或者哪怕是吓住他们也行。很可惜,至少我没有看到。最高级别的纪律监察机构可以去哈尔滨这家医院调查,但每年又能调查几家医院? 至于政府的医疗卫生部门,他们是公立医院的主管部门,与医院有太多利益关联,院长是由他们任命的,注定了难以进行公正而严格的管理。 医院自己?今天,哪怕是公立医院,也更像一家企业,而在扭曲的、垄断的“市场”下,垄断者是无耻的。正是医院内部扭曲的激励机制,推动着部分医师和护士冲击贪婪的底线。 制度不灵,那么,伦理因素呢?毕竟,即使医疗制度是扭曲的,充满了堕落的诱惑,但坚贞的道德情操,也可以让人们至少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做的。可惜,整个社会就没有多少积极的道德氛围。另一方面,在高度行政化的医疗管理体制的挤压下,医师群体和护士群体都没有自己的自治空间。而没有自治,就没有职业伦理。在医师群体和护士群体中,没有共同体的感觉。这两个群体,其实还有大多数群体,比如商人——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涵育机制,不存在共同体内的荣誉,也不存在共同体的道德谴责。缺了这两样基本的材料,内心的堤坝就付之阙如。 谁都痛恨贪婪,尤其是某些医院、医师的贪婪。但是,若没有起码的道德自律,没有不受利益牵扯的监管的约束,又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的激励,那贪婪就是贪婪者的通行证。550万元医药费背后的黑幕,正是他们玩得忘乎所以时的大手笔。即使现在人神共愤,也难唤醒他们的良知,或许只会让他们学得更狡猾。 (作者系北京学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