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政府眼光应更开阔些 引资莫固守500强情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09:21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翁淑贤 “时下,国内各地招商引资大都还是盯着世界500强一类的大企业。其实不少中小企业‘小而不弱’,绝对值得被看高一眼。”在近日广东召开的第三届海外理事经贸论坛上,英中贸易联络中心总裁吴克刚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国内一些方面招商引资存在的盲目“好大”现象。
吴克刚急于要点化各地政府的“500强”情结,因为他发现国内考察团接触国外企业,常会情不自禁地问:是不是世界500强?一听不是大企业,热情明显降温。其实,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中小企业曾是国内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以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为主是其主要特征。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代表世界经济、科技和管理等领域最高发展水平的“500强”企业进入中国,让国内企业大开眼界,更让各地政府推崇备至,由此种下的“500强”情结近几年更越来越重,而对前来探路的中小企业相当漠然。目前,有相当部分欲投资中国的海外中小企业又回到徘徊观望的状态,不敢贸然出手。这种现象的出现,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认识上的误区。 其实,招商引资,各地政府的眼光应更开阔些,只要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不管规模大小,都应该积极争取。进入到现阶段,各地政府更应该认清现实。目前,90%以上的世界“500强”都已落户国内。这些“大块头”财力雄厚,具有超强的国际操作能力。用吴克刚的话说,“该来的都来了”。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加快,希望到中国来投资的欧美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同世界“500强”比,中小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它们创新活力大、创新能力强并能吸收大量就业人员,越来越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美国为例,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美国创新的主要源泉,它们创造的专利是大公司的13倍,它们提供的就业机会占美国新增岗位的75%。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并非“经济弱体”。世界7大工业国之一的意大利更是靠中小企业撑起来的。在其1万多亿欧元的GDP总量中,中小企业就贡献了70%。 当下,国外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人员,不了解市场。对于各国“小而不弱”的中小企业,应提倡大力引进。就国内而言,我们目前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超过了国内GDP总量的一半以上,纳税占全国近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潜质优良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对促进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现实的意义。其实,从去年起广东就先行一步办起了中小企业博览会,并于今年9月份与法国联手举办了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这一探索备受关注。10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时提出下届要办成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给国内外中小企业一个同台对话、互相促进的平台。希望这个重要信号对各地政府调整招商引资思路能有所启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