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寻找天价医药费背后玄机 > 正文
 

对天价医疗费事件不能只作经济判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06:13 中国青年报

  刘以宾

  一位古稀老人近日在哈尔滨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期间,用550万元“买”来中国目前“最昂贵的死亡”。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地震”。

  应如何对这起天价医疗费事件作出客观而全面的价值判断?央视《新闻调查》多方采
访,被采访者的判断大体一致:北京市某医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忧虑地表示,如果不对现有的“以药养医”、“自己监督自己”等医疗体制弊端动真格的,天价医药费事件将会重演;心外科专家、水利部总医院原副院长马育光则认为,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出现这种事是“必然”的。

  将高价医疗费归因于“体制”,其实是一种“经济判断”。所谓“经济判断”,也就是说“钱”是建立一种判断的理由乃至内核,其逻辑走向不难看清楚:既然政府对公立

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医院为了保持正常运转,就只好“以药养医”;既然医院为了“再生产”或为完成上级利润计划而不得不向科室、医生下达具体的创收指标,那么科室、医生不在“宰”病人上动脑筋、做文章,又有什么别的办法?“经济理由”如此充分,几乎每家医院都在这样做,当然也就见怪不怪、见丑不丑。

  遗憾的是少有人诘问:对于医院、医生,我们这个社会难道就只有“经济判断”标准?

  如果顺着这条“经济判断”的思路演绎开来,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违法犯罪和缺德行为,几乎都是可以被理解乃至被宽容的。例如,衣食住行无基本保障的贫困人群,大都可以去偷、去抢;拥有某种权力的事业单位经费紧张,大都可以去乱摊派、乱收费;“利润最大化”无疑是所有从商者天经地义的“经济理由”,大家都可以不择手段……假如人们都秉承这样一种价值判断,真不知道我们这个社会会变成怎样一个样子。

  对高价乃至天价医疗费的“经济判断”,无疑是以对医院、医生的政治宽容、道德宽容、法律宽容为基础,这种宽容似乎已到了畸形的程度。形成这种局面,其根源不在别处,而在于有权对医院、医生的行为进行“判断”的部门。

  主管部门与医院、医生究竟应是怎样一种关系呢?从政治角度以及基层党建、党员管理的角度看:医院的党员负责人以及党员医生欺诈病人,本是党纪所不容的。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上级部门对管理对象的任何不良行为均负有教育、监督、查处的责任,而事实是,有关部门有的听之任之,有的包庇遮丑,在改善医德医风行方面几乎“少有作为”。从行业管理角度看:医乃仁术,医者德为先,任何欺诈行为都系行业所不容,为了维护行业尊严,要么应永远取消其从医资格,要么发“黑榜”昭示天下,而事实是,缺德医生被揭露的已数不胜数,而从行业管理角度被处置的似乎还没有先例。从法律角度看:为了维护交易公平,任何严重的商业欺诈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而发生在哈尔滨这家医院的事件,类似一种有预谋的多人联合欺诈,这种欺诈甚至比一般的商业欺诈更恶劣、危害更大。

  550万元医疗费事件,给人们拷问医疗制度改革提供了又一根硕大的“鞭子”:多年来我们的

医疗改革,所秉承的会不会也是一种片面的“经济判断”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8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