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解决看病难题命悬医护信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1:26 人民网-华东新闻

  顾勇华

  ●看病难、看病贵,固然有服务体制的问题,却不能指望体制一变万事皆顺,没有医护人员的可靠信用,难与贵的问题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

  ●医护信用的建立,必须依靠健全的医疗监管机制

  卫生部领导亲自开了一个药方,这个药方的诊治对象是医疗服务体制,“君药”是改变医疗服务基本由公立机构垄断的局面,“臣药”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药方不错,下药有分量,应是医疗体制、机制改革中令人关注的一着。不过,这剂药要发挥预期的作用,还不能忽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医生的信用。

  在目前的生活水平上,真正牵动千家万户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教育,一是医疗。而围绕医疗说得最多的看病难、看病贵,固然有服务体制的问题,却不能指望体制一变万事皆顺,没有医护人员的可靠信用,难与贵的问题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

  体制的变革,会促进医生信用的建立。但是,医生信用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旧体制印痕,其消除也就相当艰难。过去,从政治角度批评“老爷

卫生部”不恰当,而医生的老爷作风于今犹存则是事实,这是垄断使然。机关办事有些老爷作风,最多是增加了办事的难度、降低了办事的效率。在人命关天的事情上耍老爷作风,则是信用度偏低的真实表现,最让患者担惊受怕,送红包就是恐惧中的应激反应。患者诟病的收红包,使一个医生应有的救死扶伤的信用,变成了按红包大小可伸可缩的庸俗信用,也是一种很不可靠的信用。我们花很大力气整治收红包收效甚微,从反面证明信用的恢复不容易。

  如果说,收红包之后多少还有些医疗服务的回报,另一些信用低下的行为就更让人担心了。最近披露的一老年患者花几百万元治病的奇案,算是胡作非为到家了。此前,有些医院、医生行为之恶劣也大可历数。比如,人家明明没病,偏说患了乙肝,诈人钱财也伤人身体;一个医院出了医疗事故,另一个医院的人以“专家”身份作出医院无责任的“医疗鉴定”,据说是与人方便,日后自己出了问题对方也会行个方便。信用如此,还有患者的好吗!

  在热议

医疗体制改革的时候,就建立医生信用多说几句是有必要的。以往,我们依靠思想教育、职业道德培养来建立医生信用,这在今后仍然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仅仅依靠这样的方式远远不够。打破公立机构垄断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却仍然是浅层的外在表现,因为医疗专业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打破的垄断。医护信用的建立,必须依靠健全的医疗监管机制。

  相比之下,医疗监管机制的健全,要比打破公立机构垄断艰难许多,需要长期的努力。

  《华东新闻》 (2005年12月01日 第二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