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我们一定要继续争论政府医疗改革是否成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11:49 南方都市报

  社论

  国家卫生部网站贴出了卫生部部长高强不久前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全文,敏锐的媒体立即对文章进行信息提炼,从中寻找卫生部对于医改这一热点问题的最新态度,最终归纳出三项重点:承诺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不争论医改是否成功。

  自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研究得出结论——中国目前市场化取向的医改基本上不成功,公众舆论对于医改难题的讨论就一直未能冷却下来。卫生部在这场争论中很快就摆出“不争论”的姿态,而在实际上依然坚持市场化的医改方向,可以算是面对风波的一种智慧。不过,高强强调“我们不要争论卫生改革成功不成功”,显然只是针对卫生部内部意见而言,这或许有利于许多既定的具体工作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下去。但医疗并不只是卫生系统之专事,更是关系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公共产品。在医改不成功的论断契合大众“看病难”之民怨的背景下,在当前医疗现状多方面不能令人满意的实情下,继续医改进程,更需要社会主体达成有效共识。在达成共识之前,充分的争论是必要的,是有利的。而医疗改革牵涉广泛,政策设计者、医疗从业人员、医院管理人士、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乃至普通民众患者,都有发言论事的角度与价值。而掌握多年医改最核心信息与经验教训的卫生部,既然有继续市场化改革的坚定立场,显然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这场争论之中来,面向民众清楚阐述他们的逻辑。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经历多年,许多领域已经结束了问题不言自明的阶段,整体性进入到一个的确需要进行路径争论,否则便会在僵局中无所适从的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关乎普通民众最切身利益的三项改革:教改、房改与医改。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全包全揽,走向向市场要资源配置的优势与效率,并冀望以此一并解决掉城乡差距问题,结果却呈现出了普遍“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的尴尬局面。有意思的是,关于这三者的讨论,都集中出现了“(准)公益性质产业不宜完全交给市场”、“市场化必然导致逐利化而损害民众利益”、“政府理当承担必要责任”等声音。因此,医改遭遇改革不成功的质疑,并非孤例;而对于这些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行体制问题的激烈辩论,更是一幅大图景。既然现状并不乐观,那么不争论的态度不会自动澄清问题,某些似是而非的论说反倒可能俘获民众,远未完成的市场化改革也必将在沉默中日益彷徨。

  因此,无论是对于教改、房改,还是医改,最当务之急的一项大讨论,应当是——曾经尝试的种种改革,一项项推出的政策,是否真正而严格地遵循了市场的方法与路径。换言之,在讨论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成功不成功之前,有必要讨论清楚此前的改革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算得上是市场化取向的改革。

  让掌握资料、研究实例的各路声音都出来辩论:1985年启动的

医疗体制改革,在出于财政投入匮乏的被动局面下作出“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的决定,将医改导向的是市场化还是商业化?享有政府种种补贴和优惠的公立医院形成资源垄断性优势,民营医院只能在美容、性病等低端链条上讨生活,可算是市场化的方法?乡镇卫生院的产权置换,由管理者充当产权人,在行政计划安排下,由公有公营一股脑变成民有民营,算不算市场化的路径?一盒生产成本才几元钱的药,几经中间商,到患者手中已是几百元的价钱,可是正常市场竞争下的现象?遏制
药价
虚高的药品招标制度,有的竟演变成为想中标就得暗箱操作的局面,可是市场化的恶果……

  高强在“不争论”的背后继而有言:“卫生体制、机制存在什么问题?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革卫生体制和机制?这需要大家认真研究。”认真研究正不能没有激烈而公开的争论,尤其是当这项研究关系到全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国正逐步接受了市场理念却又遭遇极大困惑的时候。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