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不必感谢政府 政府没有理由接受公民感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6:17 燕赵都市报 | |||||||||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并到居民小区慰问群众。一位市民说,“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社会秩序也很好。谢谢党和政府,把群众放在心里。”温家宝说,“你这话要倒过来说,应该是党和政府谢谢你们,谢谢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新华网11月27日) 温总理纠正市民的说法———“应该是党和政府谢谢你们,谢谢群众的理解、支持
建国后我国实践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父爱主义政府”。政府仿佛就是“为民做主”的万能主宰者,民众应该感谢政府为民所做的一切。公民在政治社会过程中也出现了认知的偏差,一旦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就会“感谢政府”。“父母官”这几个字常常可以从一些党员干部的讲话中听到,他们面对群众“感谢政府”的话语受之如饴,没有感到任何不妥。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百姓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众也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这种转型就是从“父爱主义政府”向真正的现代政府转变。现代政治学认为,政府的身份应该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公民则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购买者。公民通过缴纳赋税养活政府,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获得赋税。 在这种新型的现代政治架构中,政府不再是一个“为民做主”的主宰者,而是一个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政治组织。不管是维持社会治安、社会秩序,还是治理环境污染,架桥修路,都是政府的本分,是其应尽的义务,公民不必为此“感谢政府”,政府也没有理由接受公民的“感谢”。相反,如果政府做得不好,就应该为此承担政治责任乃至法律责任,公民也完全有权利对政府“问责”。 一句话,中国的各级政府都应该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多考虑自己的责任,少期望公民的感谢声。 马国川(石家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