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薛兆丰:易宪容说他不会被收买 我差点笑出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3:46 《互联网周刊》

  薛兆丰

  被称为“香港教授”的丁学良先生,因声称“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和“他们把太多精力用来为某一利益集团说话”,引发了社会针对“经济学家”的广泛评论。自从前年郎咸平批评国企改革后,“经济学家”的声望就一直萎靡不振,而这次则跌到了新低。

  看了对丁教授的采访,我的感受是复杂的。首先,我在香港旁边长大,对香港文化有感受,而这位“香港教授”说的“和谐社会”、“社会系统工程”、“要听到来自不同学科的声音”,都是典型香港人所没有的思考角度。

  出于好奇,用Google搜索一下,关于丁教授思考角度的疑团马上解开了:丁教授原来是在内地长大和受教育的,这解释了三分之一;他是国内学者于光远的弟子,这又解释了三分之一;而他更是

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则再解释了三分之一。我是说,丁教授获得的教育组合,使他把“替谁说话”的标准看得过重了。

  首先,社会要发展和进步,不仅不能光指望那些公认为品德高尚的人,更不能仰仗那些自称品德高尚的人;第二,社会并不是没有品德高尚的人,但他们的道德力量,往往不能相应地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力量,也就是说,他们好心往往会办坏事;第三,衡量学者的水平,不能以他们是不是替人民说话、或是否得到人民的信任作为标准。

  最近有位经济学家公开宣布自己决不会被收买,我听了差点没笑出声来。一般人这么说,是大言不惭;经济学家这么说,是大言不惭加不懂经济。他还不知“边际替代”为何物。据说这位经济学家还坚持了六年批评楼市泡沫和劝人不要买楼。难道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拍胸脯的学者?不被收买就能保证他有见地?保证他的建议能造福人民?

  经济学是一门学科,从事这门学科的人只是在谋一份职业,他们不比其他行业的人更高尚或更卑鄙,我们不应该对从事这门职业的人寄与任何道德上的厚望。不是来自哪一门学科的声音更大的问题,也不是来自哪个学科的人更代表大众利益的问题;而是要把学术和为人分开,把动机和结果分开,才是社会的理性。

  然而,丁教授对经济学学风的批评,却是一剂苦口良药。国内“经济学家”特别多,一是因为中国人喜欢拔高,把研究生称为博士,把博士称为教授,把教授称为思想家;二是因为“经济学家”格外吃香,都争着用“经济学家”的头衔。虽然有“economist”一词的中译问题,但看其他行业,也没有谁把配药员称为“药物学家”,或把物理教师称为“物理学家”的。

  我自己并不喜欢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不认为非要搞那些才算搞研究。而且,西方的经济学研究也一样是以金钱利益为导向的。哪个研究方向能找到赞助,人们就往哪个方向研究;什么样的论文容易发表,就炮制什么样的论文,里面的窍门多着呢。

  我也不认为只有在学报上发文才能证明学术水平。经济家塔洛克(G. Tullock)生平被学报拒绝的文稿不计其数,以致他在当选了美国南部经济学会会长后,竟是这样开篇致辞的:“你们学报拒绝了我投的每一篇稿子,但估计这篇演讲你们不会不登,所以我得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然而,我的确认为国内的经济学做得不专、不深、不正规。原因在哪里?现在人们分析的原因有很多,往往都落到个人身上,说这个人浮躁、那个人道德沦丧等等。我则认为,根源在于科研制度的安排。

  说来也简单,中国的教授缺乏收入保障,得四处觅食。美国的终身教授,其工资水平虽然只处于社会的中下等,但除非触犯刑法或卷入师生恋,其教职可谓固若金汤。这样的制度,把对学问真有兴趣的人选了出来;长年累月搞放牧式的人海战术,虽然浪费不少,但也使其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学界乃至其他学界,都应该借鉴这个重要的制度安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9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