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转型:改革攻坚的重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14:01 第一财经日报 | |||||||||
张卓元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强调的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把政府转型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包含了许多学者的智慧。最近
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是2003年SARS危机中迟福林同志提出的观点。据我所知,近两年多来,迟福林同志和他所在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重点研究课题是政府转型,并做出了一些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迟福林同志把自己两年多来在政府转型方面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册,并以《门槛》作为书名,寓意深刻,观点鲜明,意味着“十一五”期间,我们能否实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的难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顺利迈过政府转型这道门槛。 本书不是简单、抽象地对政府职能转变做理论探讨,而是把政府转型置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当中,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 作者着重分析了我国政府转型面临的背景与挑战。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既是从一般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与公共服务的严重不适应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这构成了中国现阶段政府转型的巨大压力和现实基础。 作者明确提出了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转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和转轨大国,要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使政府成为经济性公共服务的主体、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主体和制度性公共服务的主体。 围绕政府转型与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深入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结论:公共服务既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本质内容,又是提高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有助于回答一些人关于“政府不直接抓经济建设抓什么”的疑惑。 作者着重分析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背景,明确提出了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关系问题。经过27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社会转型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社会利益主体分化在加速。我国能否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协调好重大利益关系,使绝大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者着重从我国改革的现实出发,得出了政府转型是改革攻坚重点的结论。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从现实的矛盾看,从可操作的层面去分析,最现实、最重要的是解决政府转型问题,并且应当把它作为新时期改革攻坚的重点。要顺利实现这一点,相当重要的环节是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改革协调机制。这些观点都很有启迪性。 纵观全书,《门槛》紧紧围绕我国改革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仅提供了关于政府转型深层次问题严谨的分析框架,也提供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门槛》一书的出版,对“十一五”时期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一读。(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