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8万亿 改革的成本为什么老是要职工来买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09:29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一项涉及到千万人养老保障的改革要展开了。据《东方早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日前表示,从2006年起,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将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这个调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职工个人账户的规模将缩水,由职工个人全部埋单。 显然,这一新政是为了解决我国养老金巨大缺口的问题。前段时间一项研究表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退休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下来的,到国家建设养老保险制度时,已退休老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那他们的养老钱从何而来?很明显,新政缩减了职工个人账户,就是“用现在人的钱支付上一代人的养老金”,矛盾在代际间往后推,这意味着如今职工将来退休时的养老金会缩水。政府又没有以转移支付来补偿这个巨大的缺口,试问拿什么来保证“不会以牺牲职工待遇为代价”?如今的空头承诺对未来有什么约束价值? 养老金制度改革,既涉及到转轨成本谁来支付的问题,又纠缠着代际正义———即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利益关系问题,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力的政府,一定要以谨慎、公正和对每一代人负责的态度来进行改革,遵循透明、民主、公正的价值,方能理性地消弭这8万亿的养老转轨成本。 首先是透明,要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必须提高透明度。严格地说,8万亿的养老转轨成本是一种“暗债”,此次养老账户新政,其实就是想通过“毕其功于一役”的办法(现有职工既要为自己的个人账户缴纳保险费,又要为已退休的职工提供养老金)来暗中消化上述“暗债”,这属于一种“暗偿”。正如有学者所说,“暗债暗偿”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市场经济应该是透明状态中的“明债明偿”。只要养老基金债务真正变成了明债明偿,偿还的具体方式和筹资手段就比较好办了,诸如国际上通行的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出售国有资产、发行福利彩票等方式,如此才能让社会理性承担改革成本,而不是让一代人稀里糊涂为另一代人的养老埋单。 然后是民主。因为养老金问题涉及到代际间的利益关系,而且关系到差不多每一个职工的现实利益,政府必须充分听取民意,必须举行听证会,让利益主体有充分的政策博弈空间,如此才能充分地接近代际正义。而目前的养老账户新政,带着强烈的政府独断色彩。 最后是公正。其实,政府是应该为这8万亿养老转轨成本承担更多责任的,毕竟其中存在着决策失误的因素,而且“承担转轨成本”也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种方式。这种责任自觉中,政府就要为养老保障加大财政支出。有人会说,政府财政的压力太大了———但为什么不能通过压缩其他行政成本的方式来补偿养老缺口呢?据统计,中国每年公款吃喝要花去2000亿元,公车支出3000亿元,这些成本如果能省下来,养老的口袋会迅速鼓起来。 曹林,青年杂文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