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走势呈现罕见分歧是一个大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17:23 人民网 | |||||||||
网友:余丰慧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称,对中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不同意见的争论,很少有目前这样多种相反声音同时出现。文章写到,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近来高层和经济理论界频频出现不同的声音,一些观点已经到了相互对立的程度。有认为继续对通货膨胀保持警惕的,有提醒防止通货紧缩苗头出现的,也有断言中国已经重新进入通货紧缩的;有认
对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争论是正常现象,但象目前这样多种相反的声音同时出现为多年来所少见。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分歧这样严重,对于我国整个经济政策的制定和高层经济决策是十分不利的,长期这样争论下去和分歧下去,其危害性更加严重,比如:决策层究竟应该出台防止通胀政策还是防止通缩政策?提高还是降低利率?宏调是收紧还是放松?经济走势这样不明朗,作为对经济决策起参谋作用的经济学家们也争论不下,分歧严重,让高层究竟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呢? 笔者认为,造成这样一个局面,一是我国还没有在根本上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彻底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样就是,一些完全市场经济模式下行之有效的手段往往失灵,比如:利率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手段、再贴现率手段等。这就往往使我们很难十分清楚辨别一些经济现象的走势。二是我国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不合理。这就造成对于经济出现的一些情况,无法使用常规经济手段进行调控,或者说调控这头,伤了那头,出现“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怪现象。由于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合理,看似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结果就业率、居民收入等并没有明显增长,而且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投资推动,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隐患。三是我国统计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统计虚假成分大,决策数据失真;统计包括的项目不合理,比如:CIP数据里不包括居住性住房价格变动,使其不能真实反映价格走势等。四是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在办公室里想象的多,到基层、企业、居民进行调研的少;从书本上得到的原理多,从实践中了解的情况少。再加上,经济学家的水平、注意里并不放在经济预测上等原因,就容易对同一个经济现象得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最后,我国的经济情况出现这种不伦不类的现象,与一些经济学家站在某个经济利益集团说话,给高层提供决策参谋是不无关系的。 我国经济走势从不同角度分析高度的不一致,也表明各种经济矛盾已经开始集中凸显出来,经济运行从多个角度走向分歧,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政策也不能兼顾。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摒弃一切计划经济的东西,这样才不会出现不伦不类的现象。我们必须下决心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建立公民放心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有钱消费、敢于消费,大幅提高最终消费,从根本上拉动内需,使经济增长的拉动方式转变为内需为主。坚决杜绝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坚决处理靠统计要政绩的违法现象,保证统计数据真实,保证决策信息准确。恳请我们的经济学家们,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多深入基层、工厂、居民、农村、农民中,使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多渠道信息上,坚决避免出现“瞎参谋”的情况。 当然,笔者更加希望对于经济走势争论这样大、分歧这样严重,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良好的状态。 来源:人民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