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马国川:可爱的经济学家 提高工资天塌不下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15:4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马国川

  在“重资轻劳”思想指导下,为获得价格竞争力而牺牲工人权益,不但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剧增,还将出现廉价劳力依赖造成的技术停滞危机和工人收入微薄造成的国内市场萎缩危机,甚至导致劳资矛盾激化的社会危机

  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说,学界要谨防在关注低收入者状况的同时唤起平均主义的诉求。

  在人们都在呼吁提高工人工资的时候,李剑阁先生却提醒人们“要谨防在关注低收入者状况的同时唤起平均主义的诉求”,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提高工人工资问题刚刚被提到桌面上来,许多地方根本还没有真正付诸实现,即使有些地方为了招收工人提了部分工资,其幅度也还远没有达到“平均主义”的地步。李剑阁说:“主流经济学家面临着很大压力”,笔者不想给“主流经济学家”加大压力,只想提醒一句:“提高工人工资”天塌不下来!

  提升劳动力价格,投资者就会把产业都转移到工资更低的地方去吗?迈克波特在《竞争战略》中对此作出了回答:“

竞争力与廉价劳动力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以生产成本或政府补贴作为比较优势的弱点在于,更低成本的生产环境会不断出现。今天以廉价劳动力看好的国家,明天可能就会被新的廉价劳动力国家取代。”可以预言,中国制造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不会被周边的国家替代,投资者离不开中国。确实,越南、蒙古、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比我们的劳动力价格更低,但是他们并没有对中国制造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中国制造这些年已经形成其他周边国家不具有的优势,如:完善的产业链,稳定的投资环境,中国自身的发展潜力及巨大的市场等,这些都是没有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取代的,所以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在担心“提高工人工资”天会塌下来背后,是根深蒂固的“重资轻劳”思想。多年来,我们对资本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十分重视。无论对外国资本或本国非公经济,都给予一系列优惠条件。但对劳动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收入分配上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经济学上,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被称为“分配率”,被视为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000年美国分配率为58.31%,德国为53.84%,英国为55.27%。可是在我国,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却已表现出严重的不公平,上海2001年为34.90%,广州2001年为46.47%。

  在“重资轻劳”思想指导下,为获得价格竞争力而牺牲工人权益,不但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剧增,而且还将出现廉价劳力依赖造成的技术停滞危机和工人收入微薄造成的国内市场萎缩危机,甚至导致劳资矛盾激化的社会危机。

  “提高工人工资”天塌不下来,可是假如大多数民众的收入一直维持在低水平,消费低落,必将造成国内市场萎缩危机。归根到底,一个大多数民众生活艰辛的国家,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强国。只有大力提高工人工资,让几亿的中国普通劳动者成为强势的消费者,

中国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