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经济学家成了伴舞女郎 有多少真正意义的学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09:10 潇湘晨报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之后,《中国青年报》近日的一项专题调查又显示,丁学良的说法得到了83%的公众支持。该专项调查还显示:14位主流经济学家中,公众信任率超过10%的仅有朗咸平和吴敬琏两人。此外,对于“学者发表言论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的问题,58.0%的人选择“学术立场”一项,38.2%的人选择了“公众立场”,但高达69.7%的人认为学者发表的言论根本是站在“利益集团立场”。

  无论是丁学良还是参与调查的公众,似乎都默认了这一思路:中国之所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乃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学家不仅丧失了其学术立场,而且放弃了公众立场,转而成为利益集团的依附,或者服从于自身的利益。形象地说,公众认为经济学家应该是“为民请命”的英雄,而现实社会中,经济学家却成了“伴舞女郎”,献媚于利益集团,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看来人们之所以指责经济学家,实际上并非认为他们不能为“利益集团”说话,而是他们没有为一般老百姓这一利益群体说话。而实际上,经济学所应遵循的是学术自身的理性,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它并不必然会倾向于哪一种利益集团,自然地也不一定会站到一般老百姓的立场上去。也就是说,经济学家的“学术立场”与所谓“公众立场”并不必然一致,或者并非如此直接地影响某一群体的利益。要求经济学家预设为这部分或那部分公众说话,其实都偏离了经济学的严格定义。

  那么,又该如何解释

中国经济学家纷纷抛弃学术追求,加入“伴舞女郎”队伍的现象呢?对此,最近出版的《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一书有精彩阐述。该书作者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富里迪指出:“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知识分子的权威得到一种信念的支持,这种信念认为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应该得到社会的肯定。在21世纪,传统知识分子的英雄形象让位给了更务实、更讲求实效的人,其工作不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许多知识分子发自内心地接受了与他们的活动相伴的实用主义,并坚称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原因正在于此,当知识分子普遍地自我祛魅以适应当代经济社会之时,公众还遵循着古老的学术法则对其提出近乎偏执的期望,因此难免遭受深深的失落。

  不防将眼光放得再宽泛一点,现实社会中又何止经济学家才“道德沦丧”,何止只有经济学家才那么疯狂地追逐利益最大化?严格来说,中国又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学者?所谓学者的庸俗化,并非仅出现在经济学家群体身上,而是一个具有时代普遍性的现象。

  富里迪还提到:“知识越来越被视为技术性操作的产物,而不是人类智慧的成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者让-弗郎索瓦·利奥塔才能宣布‘教授死亡’。”仿照这一说法,公众大可以给尚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学家提前下达一份“病危通知书”。难道一定要将自己的利益依附在这些人身上,然后哀怨地注视着正在参与资本瓜分狂欢节的他们?

  当然,宣布经济学家“病危”的本意是,公众应当为自己的命运寻找出路,至少不应盲从于经济学家的“权威”。或许,到了那时候,主流经济学家们也会很失落。

    顾 昀 (上海 媒体从业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