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请问经济学家 难道中国工人只有拿低工资的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01:51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萧剑

  在日前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说,“我们确实要关心低收入者,但是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工资提得太高,投资者把产业都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去了,这样的话,我们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他的话自然引来一番唾沫横飞的口水讨伐。孤立地看,他的话确实有道理。资本长着一双会飞的翅膀,睁着一双唯利是图的眼睛,哪里的企业成本低,资本自然就往哪里钻。如果我们心甘情愿接受低端制造业这一产业安排,廉价劳动力当然会构筑最好的投资环境。正是按此理论,工人的工资十几年不见涨,国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低工资———高竞争力,三者之间俨然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链条。

  但换一个视角看企业成本,低工资优势也许就成了劣势。

  先从企业角度看,一些

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曾多次在媒体上介绍,他们眼中的投资环境,依次为“配套能力、市场、政府服务、劳动力价格”。企业的总成本中,包括大量的行政成本、公关成本,政府的清廉度与这些成本成反比关系。我国的行政成本全球最高,而管制的大量存在造成企业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这些成本降不下来,或者一些地方不愿意把这方面的成本降下来,就只能转嫁到工人或者消费者头上。而且在实际谈判过程中,与地方政府、企业相比,工人缺乏议价能力,因此难逃低工资的命运。

  如果由代表工人利益的议价者和资方谈判,情况会怎样?双方将首先达成共识,降低行政成本和对于政府的公关成本才能造就最大、最好的投资环境。这正是国际惯例。

  实际上,即使对资方、对企业而言,工人低工资也不是什么好的投资环境。因为劳动力价格并不单指工人工资,还应把劳动生产率一起计入综合考虑。工人工资太低,劳动再生产的投入就低,劳动生产率也可能随之下降,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合算。另外,工人工资太低,消费市场也会萎缩,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跨国公司要“自己向自己开刀”,搞什么社会责任标准,努力提高工人福利待遇和劳动条件的原因。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公司走出低谷的诀窍就是大幅度提高员工工资。

  再从工人的角度看。李剑阁的话有一个前提:工人有工作总比没工作强。这话貌似有理,而事实绝非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税收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这几年政府税收是国民工资总额的2至3倍,而医疗、教育和住房改革此时却借助于市场化的旗号走了偏路,将政府的社会公共职能全部委之于市场,造成民众实际收入的下降。这一数据形象地说明,相比于经济增长而言,普通劳动阶层处于相对被剥夺状态,也就是说,打工者虽然有了工作,但拿着微薄的工资,其实际处境却没有随之改善,或是改善的幅度有限。

  至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能给民众增加福利的“工作机会”和企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害无益,长期以来的“低工资优势”只是强势话语的谬种流传。这一理念与政策既不会利于当代,更可能祸及将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